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途径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 向乐
[导读] 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是极为枯燥繁琐的

        向乐
        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是极为枯燥繁琐的,由于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内容较为具有逻辑性与严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对于其中深奥的思想理念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学习的学习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教师这种枯燥的教学手段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师,其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将历史知识生动直观的展现出来,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方法策略

        由于新时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早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中所认可,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也同样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愉快的历史课堂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利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授课工作,同时教学内容也完全依据学生的实际考试内容进行制定,学生的学习空间及时间被严重的限制,学习兴趣自然无法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展开讨论,并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其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奠定高效的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景
良好的学习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过能够为学生建立较为真实、生动的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情景,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其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后,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还原当时美国经济萧条时的场景,向学生展示其中生动的视频图像,利用这种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当时的历史现状具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内容框架,并在今后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能够形成更为清晰直观的画面。


    二、利用信息技术,扩展教学资源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历史教学内容往往基础课本知识,但是由于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涉及范围十分广阔,知识重点相对杂乱,如果教师内容有效地教学方式,学生便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内容产生混淆的情况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内容,将相互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扩展历史知识内容,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历史学习方向,并能够有效结合历史知识要素,为自身建立全面完整的历史知识逻辑。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以往对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知识进行串接,并向学生展示出来,同时向学生进行扩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世界经济历史的发展趋势以及原因,通过这种点到线、线到面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自身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精心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影、纪录片等形式为学生扩展历史知识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内容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世界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均有所渗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对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点进行混淆,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将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将过去学到的知识以及现在正在学习的知识进行串联,为学生构建玩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视频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其学习任务。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单元知识重点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联的建设与发展,教师便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以往有关苏联经济、社会形态、文化等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充分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切实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对于教师而言,自身除了应当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外,更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操作技巧,多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信息化教学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良,最终找到适合自己教学实情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尤敏.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5):23-24.
    [2]李晨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8,(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