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
陕西省宜川县中学 716200
摘要: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科目,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地理知识难度更大,知识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不论是从宏观的地理思维,还是微观的具体案例分析的角度上看,都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与此同时,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也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因素。接下来,本文将以“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为主题,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落实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此展开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在教育改革大刀阔斧推进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要求就意味着挑战。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目标”,更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能力,实现“能力目标”,最终把“成绩导向教育”转变为“综合导向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此,教师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本领,同时积极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最大的可能去提升教学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提升教师素质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非常依赖教师的教学水平,究其原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吸收效率,所以说,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提升教学效率,发展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能力、高业务水准的地理教师。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了解地理课程开设的目的,学习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真正的与学生成为朋友,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教师的带领下,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获得质的飞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很多教师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无需兴趣的驱动,便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相反,正是因为高中是学生生涯中的关键,才需要浓厚的兴趣作为驱动力,确保学生不会因为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而丧失了学习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也需要在课前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填充课堂内容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执教“流水地貌”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节课将要学习那些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学生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请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言,并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补充与纠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高效的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教学内容,充分的体验了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出学习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提出了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转变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帮助。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单重,很多教师只教会了学生怎样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使用固定的套路去解决问题,没有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的感知,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获得提升。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经过调研,能够发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当中,我国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地理课堂当中,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严重,阻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导致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方式也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会显得不够充足,甚至对地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放弃学习地理的想法,这对于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这种教学氛围,充分领悟素质教育的要求,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科学布置课后作业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各个学科都希望能够通过布置大量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学生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学习成绩虽然会在短期内提升,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呈断崖式下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地理任课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对“题海战术”的做法予以否定。具体来说,需要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降低作业量,转而注重题目的质量,让学生从机械重复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对易错点以及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学生与教师互相配合,在迎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杨艳红.探析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30-31.? [2]郑筱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5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