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反思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徐洪娣
[导读] 每一个班级的学情不同,在对同一个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时

        徐洪娣
        广东省博罗县罗阳城郊洲新小学, 516100
        
        摘要:每一个班级的学情不同,在对同一个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时,教师的处理方法以及教学节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教师无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教材的解读,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及反思,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在总结和调整的同时更好的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困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反思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反思现状
        (一)无视思想认知的反思
        教学反思工作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与各个教学环节密切相关。但是有的教师往往会直接忽略掉某一些环节,其中思想认知上的反思非常容易被教师跳过。数学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关注度不高,对教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刻及透彻。课堂教学活动的落实现状不够理想,整体的思想认知反思工作大打折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不容乐观。
        (二)对教材反思不够重视
        教师对教材的反思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教学方向。这一阶段的反思专业度要求高,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研究,循序渐进的调整教学思路。但是,数学教师对教材反思还不够重视。忽略了启发教学,点拨教学的应用要求和作用分析。
        (三)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反思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及线索,教师对学情的指理解往往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的反思,但是,数学教师对这一环节的作用认知还不够全面。往往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前两个阶段的反思环节上,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所遇到的困惑积极反思目前的教学问题。
        (四)教学方面的反思不够透彻
        教学方面的反思比较多元,与各个教学环节密不可分。教师往往只能够局限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分析,没有主动反思自身对学生的有效启迪以及点拨程度。无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整以及指引,没有选择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来思路来调整教学方向。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反思策略
        (一)数学思想认识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以乘法口诀的背诵、学生的算术以及应用题分析为主。无视学生的兴趣激发以及习惯培养,学生的技能提升速度非常慢。

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缺乏应有的关注度,学习程度和理解程度偏低,没有主动的贯彻及落实新课程标准。因此,整体的教学反思工作不够理想,教师对思想认知非常的浅显。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一不足,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现状,主动加深对数学思想的认识。积极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全面贯彻及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实现大力落实。
        (二)在教材处理方面的反思
        教师需要联合应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高效分析数学教学内容,了解数学方法与数学内容处理之间的相关性。目前的教育教学环境较为复杂,教师在教材处理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出现了许多共性问题。教师对教材的系统理解以及研究把控能力不足,只能够完成较为基础的教学任务。比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时,很少有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调整进行分析,无法实现两者的结合。为了避免这一不足,在编排教材内容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根据教学实际,确保每一个章节内容的详实性。真正实现有所侧重,有所突出,确保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中情境创设教学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需要以教材的合理处理为根本。主动参照目前的呃教材关注,灵活处理的相关策略。学习其他学者的有效做法,确保教材处理的详实性以及深刻性、全面性。
        (三)对学生了解方面的反思
        教师对学生了解的越全面越深刻,后期的教学就越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需要主动的反思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深个人对学生的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需要确保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先记住学生的名字,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这一点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另外,教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爱好。如果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就难以实现相应的调整以及改革。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培养工作的具体性和有效性,以简单的点拨启迪和创新引导为依据,尽量避免照搬照抄和简单的知识灌输。将科学引导和全面分析融为一体,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意愿。
        (四)教学方面的反思
        教学方面的反思主要以教师的自我提问和自主解答为重点。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对最终教学成果的反思力度不够,反思的程度有待提升。比如在讲解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时,教师需要综合对比最终教学结果与前期的教学目标,分析两者之间的距离,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既需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又需要尽量避免放任自由和严格管教。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新课标强调,教师需要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学会主动的反思总结,了解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进一步反思的过程中调整思路和策略,主动尝试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思路。保障自身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加适合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觉更加轻松和自在。
        参考文献
        [1]孙玲艳.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9).
        [2]张金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J].教育界,20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