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 贾永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贾永继
[导读]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比喻手法,借助海绵的特点将城市比作海绵。
        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比喻手法,借助海绵的特点将城市比作海绵。海绵城市优点显著,和传统类型城市相比能够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同时在雨水较多的季节还能够处理吸收大量的水。此外如果城市处于雨水量较少的时期,海绵城市能够将之前储存的雨水供给城市,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给排水规划设计在海绵城市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极为重要,在应用过程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给排水规划设计需要工作人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灵活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研究
        一、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同时能够长时间的将水分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按压的方式将水排出。海绵城市则结合了海绵的特点,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和规划,针对城市季节性过涝过旱的情况进行调节,能够顺利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海绵城市概念在2012年就已经提出,在当时被相关领导所了解并给予一定重视,并选择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对海绵城市进行改良,有效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充分利用了水资源[1]。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意义
        (一)提供完善的设计指导
        在城市的市政我国城市的市政工程中规划给排水设计需要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进行。海绵城市的特点和优势能够为市政该排水设计起到一定指导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在计算城市降水量时需要参考三年内的降水量,并通过计算得出该城市的雨水量。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城市规划中需要重视的是给排水规划设计。此外随着城市的转型升级,传统计算雨水量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更加无法精准表达出降水量。近几年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给排水系统提供了新的方向。给排水系统不仅只有排水功能,同时还有自动蓄水和进水等多样化功能,使得系统更加全面,能够适应不同情况下城市的需要。此外在污水治理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某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就提出要灵活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尤其是在公路区需要重点关注。人行道中使用透水砖不仅能够提高道路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高雨水季节的渗水能力。使用透水砖能够有效防止暴雨天气城市道路出现积水现象,从而进一步出现洪涝灾害。雨水被引入地下后部分会自动储存在蓄水系统当中,经过净水系统的处理,去除有毒有害物质后水资源可以用来灌溉植物,绿化城市,以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地步。因此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用在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是十分有意义的[2]。
        (二)保证市政该排水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求有先进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认识到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要灵活应用科学的方式以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决城市旱涝问题。
        三、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现存问题
        (一)设备陈旧,需要较长改造周期
        由于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暂时不够完善,规模不足,同时排水系统的管道老化严重没有定时更替,此外管路长度和施工设计不同一,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此外城市人口用水和排水等问题都需要给予重视。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相关部门存在忽视情况,更加重视城市路面建设忽视地下建设,同时地下埋设的管线也没有检查和护理,导致地下管网存在较大问题[3]。
        (二)雨水资源没有高效利用
        我国城市道路硬化问题严重,导致水循环无法正常运作。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排水系统排放也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相关设备和理论暂时不足,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由于气候和环境的不同,城市排水系统运行较为困难。同时排水管道效率较低不够完善,各种合流的排水管道复杂且数量较多。部分老城区的地下管道陈旧,改造难度较大且需要花费大量成本。
        (三)没有结合城市特点和水文环境进行规划
        当前我国在海绵城市进行给排水规划中部分施工企业没有重视城市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同时没有实地考察客观情况。例如不同季节的雨水变化量、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都导致给排水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实际海绵城市情况,造成设计不符,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影响城市给排水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4]。
        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具体应用
        (一)人行道设计
        当前我国城市给排水设计中需要重视人行道的合计,人行道是居民日常出行必备的基础设备,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人行道设计规划中需要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提高给排水设计的实用性。但是当前许多道路使用的建筑材料性能较差,透水性不足,当暴雨或雨季多发期将会导致大量积水出现,长时间积累会出现洪涝问题,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阻碍成熟居民日常通行。基于此,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引导下就需要选择性能卓越的建筑材料,提高渗水能力,确保雨水能够完全渗入到地下且迅速补充地下水资源。
        (二)路横断面设计
        海绵城市下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污染物的排放和低影响开发,在道路横断面规划中将分隔带设计为下沉式绿化带,以此来减少道路径流下沉、大量污染物排放影响地下水源的问题。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需要确定径流总量,同时道路横断面设计要不小于绿地率的15%,平均下沉深度为0.135m等指标。具体参数如表1[5]。
        表1  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指标
       
        通过上表的参数指标对路横断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此来保证该设计能够满足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的低影响开发和控制污染的要求。
        (三)绿化带设计
        当前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需要重视绿化带的设计,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绿化带的设计工作人员需要确保有如下几点:一方面绿化带要能够有效发挥过滤雨水的作用,部分城市降水量较多,雨水作为一种水资源也具有利用价值,在利用雨水过程中需要提高雨水处理问题,在绿化带中安装过滤系统,当多雨天气可以直接实现净化[5]。此外新型绿化带还具有蓄水功能,能够更好的将雨水储存起来。路面上也需要铺设渗水材料,帮助雨水进入到地下,用人工调节的方式补充地下水源。在暴雨季节雨水量过大,绿化带还可以帮助储水和渗水。
        结语: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为给排水规划设计提供了引导方向,在给排水建设时需要提高施工质量,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从而打造新型发展的海绵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6]。
        参考文献:
        [1]鹿方亮.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智能城市,2020,v.6(10):39-40.
        [2]赵辉,张海燕.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4):1606.
        [3]梅满坤,张敏.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 轻松学电脑,2019,000(008):1-1.
        [4]刘俊杰.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 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03):203.
        [5]沈倩.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 门窗,2019(23).
        [6]王家未.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5(19):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