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628300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化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有效的练习和训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素材和手段丰富课堂内容,让化学知识点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教学方式;转变路径
素质教育不断改革使得教育理念开始逐渐向培养社会性人才靠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中化学教学也不再只停留在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上,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化学素养,也对学生在个人品格的塑造、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教学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利用有效的课堂内容和方式设计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成长,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
一、创建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需要进行不断优化,而开展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转变路径,需要教师以生活实践为依据,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背景,选择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且加强化学教材与生活资源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1]。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选择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知识,让他们在分析生活现象、体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高一必修第一册中《氯及其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先选取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病毒中,人民日常生活必备的几项防护措施。例如定期居家消毒、勤洗手、戴口罩等。接着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我国在抗疫前期物资短缺的新闻,例如医院消毒水高级、防护服和口罩都不够,引导学生在回忆抗疫经历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可以提问:消毒水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存活率,那你知道你用的消毒水是什么成分吗?此时教师可以带一些人们时常用到的消毒水,让学生去观察和分析。很多学生发现消毒水除了酒精以外,还有一些氯化物,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观察引出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和化学知识的认知。
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新课标下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要求。化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化学实际教学中,化学老师要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尽可能多的引入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化学知识和化学问题。化学老师还可以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化学问题来引入课堂,学生带着与自己相关的问题来学习,可以很好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和激发自身的探索能力。这对于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不管是化学原理、化学反应还是化学方程式,都是对于生活实际遇到的问题的一个解答。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日用品、化妆品和一些药物都和化学有关。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化学的教学也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脱离了生活实际来进行化学教学不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优化教学方式需要从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转变,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真正提升作业的有效性[1]。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教师提高作业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避免纸上谈兵,减少大量的文字类和记忆类作业类型,要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并且融合大量与生活生产相关的项目,促进其在研究生活问题时了解化学知识,促进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根据教材课本的需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提升应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高一必修2中第五单元中《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这个课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课后实验活动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可以让学生先了解生活和生产中食盐制作的方式,并且将制作的过程搜集起来共同研究和分析,从中总结出于课本知识相关的知识点。接着再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探讨,以化学教材为中心设计动手实验验证化学沉淀法,让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自行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真正掌握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创建多样化问题,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实现对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社会观[3]。因此教师需要联系实际应用需求设计有价值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验和探索中反思和总结,并且可以应用化学知识构建绿色安全的社会,真正发挥化学学科的价值。比如在学习高一必修2中《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短片《保护环境停止污染》让学生了解当前地球正在经受的环境危害,接着用放幻灯片展示环境问题,让学生体会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发言和探讨,就当前地球生态污染和环境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创建一个健康绿色的地球。通过这种生活问题的激发,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从各个环节上创新手段、创建生动课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在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素养,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晓燕.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9).
[2]赵一明.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试题与研究, 2020(2).
[3] 冉彩霞. 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之我见[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