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庞国忠
[导读] 初中美术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对于提升初中生的审美和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庞国忠
        山西省交口县第二中学校,032400
        摘要:初中美术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对于提升初中生的审美和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主要讨论了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当中的艺术和美感让学生来真切感受艺术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描摹有些艺术作品,达到享受艺术作品的目的,让学生在享受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内涵,能够对美术作品有很好的感知作用,这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一、提高教师的情感修养
        要想将情感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当中,首先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这种修养包括了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老师需要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情感变得丰富起来,同时,在外面的行为上面,也给学生以好的行为典范,学生从老师身上也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这样才愿意在情感方面自身有提高和培养,利于学生的成长。老师在讲述美术课程的时候,不要认为美术是副科就不加以重视,不认真对待教学,须知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老师需要将专业知识给学生讲好,同时,注意自身的道德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取信于学生,让学生的情感方面也能够得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爱上美术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
        在现代初中美术教育中,并不提倡单纯的讲解美术课程知识和技巧,而是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挖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智慧,使其能够得到文化感知,并能够在思考与合作当中形成创造力,获得丰富化的情感体验。学生要想对艺术形成独特的鉴赏角度,就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并将其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情感是美术课程的一项基本品质,美术课堂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价值,就要结合教学设计选择丰富的情感素材,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感素材,才能引导学生慢慢地代入自己的情感,更深层次地理解美术作品。美术教材有非常丰富的情感素材,教师就要懂得发掘出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及人生观有积极作用的情感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情,讲课前让学生积极发言和表述那些美好的事情,这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在热情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比如说恰巧学生提到了去动物园的美好,美术教师就可以引导出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这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在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以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美术知识学习中有着更佳的学习状态。
        三、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发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具体实例,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发,适当进行情感教育生态。看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会让学生们有所联想。所以,教师要借助这样的机会,给学生们更多启发和思考的时间。例如,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欣赏一些名家的作品,学生们就会在内心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伴随着学生相关的联想,这些联想曾经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发生过,会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所以,情感教育绝对不是孤立的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情感体会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支撑情感的内在态度。所以,通过情感教育实际上是在开展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在美术教材当中,学生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美术视野,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作品,在看到这些名家的作品时,学生们经常会谈论自己在看到作品时候想到了什么,但是具体都要想描述清楚也不是很容易,因为有的时候情感是非常模糊的,很难去用语言进行界定。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美术作品能够直达人的内心,却很难用语言描述是一样的道理。例如,在欣赏《蒙娜丽莎》时,学生一般很难通过自己的观察去理解绘画作品,透露出来的深刻内涵,渲染出来的真挚情感,教师把相关背景介绍出来,学生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的容易,作品本身也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四、开展丰富的审美活动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然而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源于对生活中美的发现。那么,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感悟身边的一切积极因素,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民间的艺术,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作品,如年画、剪纸、窗花等民间艺术,增强学生直观体验,让学生学会发现、欣赏艺术美,提升自身审美水平,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民间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创造精神,强化自身创造意识,形成良好情感体验。另外,教师可以课上进行实践活动,主动与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增进师生交流,在实践过程逐步了解学生情感变动,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安排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渗透情教育的实效性。再如,教学《美丽的校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让学生感受校园美景,进而释放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教师可让学生在校园中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校园的美丽一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校园为他们带来的快乐,提升教学效果及学习质量。
        总之,对于美术这样的艺术类学科,仅靠生硬的认知教学,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热爱陪伴我们成长的周围的一切事物,才能对美有更深切的体验。情感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使学生在成长中伴有美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的成长,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利珍.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21(19):145.
[2]嵇翔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天津教育,2020(36):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