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于言辉
[导读] 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
        于言辉
        海阳市第四中学
        摘要: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开展学困生的转化,教师首先要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探究转化策略,以帮助他们脱离“困”境。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
引言
        学困生的转化效率关系随着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需要班主任将理性的方法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然而,现实生活中高中班主任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班主任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主意识逐步提升,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班主任一旦教育方法不恰当,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就给高中班主任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提出了挑战。笔者从自身学困生转化经验出发,将自身对学困生转化的认识分享如下,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高中学困生形成特点
        第一,自身方面:由于中考的考试选拔,大多数优等生会选择较好的中学,而留在升学率差一点的高中大多是学习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由于他们本身的知识水平就不算牢固,这让他们有一种自卑感更是让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抵触情绪。第二,教师方面: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相较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要略低,并且从现状来看,高中的教师,更换水平比较快,这让教师不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同时,学生也很难较快地接受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下,成绩也就随之下降。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和紧迫而必要的。通过开展高中班主任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校园文明环境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学习生活良好氛围。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等良好精神品质。第三,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做好管理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第四,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高中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同时也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方法等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
三、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思想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教育学方面来说,良好的班风是一种隐性教育,与课堂教育形成有效的互补,对于学困生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发挥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一般而言,高中班主任也是某一学科的教师。因此,班主任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利用新颖的、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有学习氛围的趣味课堂,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转化学困生。比如,我教英语学科,在讲到亲子关系这一话题的时候,除了书本上专业知识的传授,我还让学生根据课内所学去思考怎么处理和父母的关系。我利用这种课堂教学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正能量中成长。班风正才能学风浓,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慢慢就会走出学习的困境。
        (二)加强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共育机制
        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帮助学生,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学困生的转化中,教师可采用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共育,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

可让家长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同时,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教师可深入了解学困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并向家长转达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过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机制,教师和家长一起研究适合帮助学困生脱困的办法,积极促进学困生转化。
        (三)树立良好心态,引导学困生建立信心
        首先,教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帮助学困生的关键是要助其抹除之前对于学习的偏见,建立学生在学习方面全新的信心。此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困生的心理状态,慢慢引导学生放下对学习的恐惧与厌恶,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其次,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去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困扰学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给学生答疑解惑。如:偏科、热衷于游戏、对学习兴趣不足、考试成绩不如意、对学习知识没有信心、家庭环境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真正地去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其根本原因所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的计划,帮助学困生走出心理对学习知识产生的阴影,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循序渐进的进步。
        (四)加强高中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良好作用。第一是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学校应该定期组织一些有关于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活动;其次就是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培养团队;再次是对现有专职班主任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一是将现有骨干教师充实到校内专任老师行列上来实现专职化,二是通过外出学习来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三是从自身发展出发提升学生素质。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与一些专业院校合作,开展校本培训,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其次就是在教师招聘、选拨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第一点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然后是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为其提供良好发展平台以及条件。第二点是班主任工作要与学生紧密结合,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从而提高其对班集体以及学校生活的积极性。
        (五)增强教师亲和力,增强品格和养成良好习惯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应该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一定不能够戴着有色眼镜区别对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比传授知识更能让学生爱上学习。教师一定要积极热情地引导学困生不断探索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够有所进步。学困生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压抑和不被人重视,甚至会受到嘲笑。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作为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理想给予鼓励肯定。由于学生很可能由于自信心不足,导致意志力薄弱,从而遇到一些困难就退缩,所以,教师也要帮助学困生先确定小目标,然后不断努力进步,让他们拥有顽强意志力,使得彻底改变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例如:让每一个同学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不同的短期目标“每天早上早起跑步半小时”“每周的一、三、五分别阅读一个小时的课外书籍”“每天大声朗读课文内容四十分钟”等。在养成好习惯方面,要在课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整理课堂笔记,自己进行查缺补漏;考试后要细心研究解决错题,不懂的要及时问老师,对错题的相同知识点,要多次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作为高中学困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应当不断优化自己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给予学困生充分的赏识与信任,合理利用同辈帮扶法,落实家校共育工作,切实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让学困生完成在高中阶段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丽.探究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59.
[2]何永吉.浅谈高中班主任对学困生的管理方法[J].教育界,2020(20):4-5.
[3]胡晓莉.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天津教育,2020(12):28-29.
[4]董虎林.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J].名师在线,2020(06):95-96.
[5]曹继锋.师爱,让班级管理充满温情[J].教师,2020(0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