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翁宗鹏
[导读] 有效的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及健康身心的养成与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这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
        翁宗鹏
        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莲塘小学  515144
        摘要:有效的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及健康身心的养成与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这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育管理者,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扎实推进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推动小学德育管理的新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关键词:德育  教育 学生  发展  农村
        引言
        在当代小学教育领域,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发挥出了传统文化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作用。有效的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及健康身心的养成与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这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但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对当代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也带来了诸多的新挑战。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育管理者,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扎实推进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推动小学德育管理的新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发展进程也是日趋加快,这一重大改变不仅为当代教育带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全新的时代发展形势下,虽然农村地区也如同城市一样快速的发展着,朝着城市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但鉴于农村地区人员构成的特殊性,即均为本地农民或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所保留的依然是一种“小农意识”,尚未树立起相应的城市意识,也就是说尚未形成一套与城市化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农村小学生也终归会成为新市民,并成为建设国家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其思想观念出现问题,也必定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新发展。所以在当代城市化发展进程日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强化其现代城市意识的培养也就成为了一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一大全新挑战。
        (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挑战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日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一些原有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由此也对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促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本土、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淡化甚至完全消失。当代的小学生可以说是被“洋化”的一代,从学生身上,我们越来越难以捕捉到诸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吃苦耐劳等优秀民族精神的影子,当代的学生更加讲究个性、我行我素、贪图享受等,这也都是当前我们农村地区小学德育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信息的多元化发展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系列的全新信息技术手段也广泛的渗透到了农村地区,网络、智能手机也逐渐成为了学生了解外界的主要渠道及课余时间消遣、娱乐的主要工具。这一转变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即为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更多所带来的还是消极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小学生群体中,意志力不好的学生会经常利用手机打游戏或利用QQ、微信聊天,过度沉迷于网络,造成无心学习,影响学业;其次,网络上存在着海量的信息,而小学生往往又由于辨别能力不足,常常会遭受到网络中如暴力、迷信、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侵蚀,影响其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由于信息多元化的发展,对当代农村小学德育管理所带来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


        二、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优化策略
        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为更好的保证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关键也就需要结合时代形势,推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改革与优化,从而更好地保证德育工作时效。笔者认为,农村地区小学德育管理重点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理论水平
        要提升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时效,重点就需要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与高能力的德育师资队伍。因此,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管理者要结合自身实践,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德育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一,制定奖励机制,以此鼓励教师能够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通过自学和钻研,积极探索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方式与方法,促进小学德育水平的提升。
        第二,结合自身实际,定期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相关培训,提升教师对德育的关注程度,并提升其德育教育能力。
        第三,定期开展诸如“优秀德育教育工作者”、“文明班集体”等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培育先进和树立典型来进行德育引导,以此激发广大教师的德育参与意识及热情。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德育素养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在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要做好教师的引导与组织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在学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德育氛围,以此在提升广大教师关注度的同时,使其能够坚持的参与到学校德育建设中来,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二)兼顾德育与智育,凸显德育的重要性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小学在办学实践中,所注重的基本上都是智育教育,而对于德育教育却没有相应的关注,显然这与当代素质教育所推崇的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是相悖的。因此,针对这一教学现状,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首先就需要深刻意识到,智育教育固然重要,但德育教育同样不可或缺,智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而德育的目的则注重学生良好思想观念及行为品格的养成。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而言,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两者都不可或缺。此外,与智育相比,良好的思想品德往往更加重要。品德是精神,是灵魂,只有具备了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会去更好地运用自身聪明才智去服务国家和服务社会。
        (三)与时俱进,确保德育时效性与针对性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针对德育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重新拟定,是德育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依据当前农村小学德育管理所面临的各项挑战,我们只有在立足自身实践及过去德育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优化与完善,坚持与时俱进,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代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管理者,要积极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从加强校园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关注力度、优化德育管理方法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时效性,进而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6-7.
        [2]周良真.关于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现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