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周丽娟
[导读] 微课指的是时间在3~5分钟视频课例。利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系统地梳理出教学的重点、疑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周丽娟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微课指的是时间在3~5分钟视频课例。利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系统地梳理出教学的重点、疑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因为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优势明显,因此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必须引起高中化学教师的广泛关注,并借助微课进行课堂教学优化。基于此,以下对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充分落实微课的教学技术,即将高中化学课程与微课教学进行深刻的融合,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让高中化学逐步向着“微时代”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能够将高中化学中复杂、繁多的问题进行简化,从而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同时微课能够进一步拓展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的趣味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微课的积极意义
        将微课教学法整合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化学知识并丰富学习体验,可以在3到5分钟内一起展示多个关键知识点,并且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套完整的化学实验操作,这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微课教学法纳入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使学生更集中地进入化学世界,并使学生有目的地突破既定目标,是通过掌握自己的学习弱点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极其合理的方法。微课教学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觉学习观念。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观看微视频,可以带着疑惑、任务和个人目标进入化学课堂,并和教师协同探索问题,便可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由于高中化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并且受客观原因的限制,因此某些化学实验操作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依靠微课教学法,化学实验操作可以解决客观原因的制约,使学生通过微课理解各种化学实验操作的特点,这同时是打造高效课堂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合理途径。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微课课件质量,创新高中化学课堂
        微课教学是通过动态的方法传输知识内容,但有别于传统高中化学授课,微课教学将动画、视频等相关技术作为知识的承载体,因此对于教师课件制作和课程连接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同时需要注重微课课堂所具备的生动性、丰富性、科学性的特点,使得微课课件的整体质量有着显著地提升,并在微课授课与板书讲学的相辅相成中,强化学生高中化学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在授课《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课程时,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可以得知乙醇与乙酸自身所存在的较为复杂的物质结构,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困难程度,因此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手段将乙醇乙酸的分子结构,并针对不同的结构模块应用差异性的色彩对其进行绘制,从而让学生可以较为直观清楚地理解其结构特征,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图片搭配对应的讲学授课,将知识进行有机串联,提升化学课堂的整体效率。
        (二)做好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氛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思维离开教学主题。其次,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最后,利用微课可以很好地总结已经学过的内容,并抓住教学重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利用微课教学,能使以往沉闷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起来,推动高中化学新课改向纵深进行,从而把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更好地构建出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主要实现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与微课资源的有机融合,借助方便快捷的微课视频对化学概念、逻辑及规律进行深刻的表达。与此同时,利用微课资源,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微课教学具备了灵活性、新颖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对打造高效简洁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可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注意力缺失的现象,可以通过播放小动画顺口溜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课堂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效率出现显著的提高。再如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化学实验对外部环境要求比较严苛,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实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试验往往很难在教学实际中展开,这时微课教学的作用就可以被充分地利用起来,通过搜集视频资源,用微视频把实验现象、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实验时间、材料就可以被节约下来,不仅满足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而且让他们熟悉了实验的操作,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多元层面延展思维,提高化学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化学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具备高中化学的实践应用能力。在面对新高考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化学不再拘泥于课本中浅显的理论知识,单纯地学习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内容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借助微课中内含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内容,以及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方式,帮助学生延展化学学科视野。比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基于铝、镁、铜等金属在环境异同下不同反应的现象需要借助大量实验来证明的科学特点,就可以借助微课中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验展示,运用事先拍摄完成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让学生针对视频所展现的实验内容开展细致入微的观察,清楚地掌握各个金属不同的特点和反映性质,并进行相关的交流和记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化学实践应用能力。
        (四)开展问答式化学教学
        问答式化学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重新观看微课教学视频,如此一来,可以更准确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例如,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化学能与热能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换关系,其中要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并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种能量的变化,从而产生科学的能量变化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化学问题。如我国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人们逐渐开发出以新燃料为能源的绿色汽车,此种汽车的研发,能够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那么绿色汽车的燃料是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一定的提示,适当进行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将高中化学知识点快速吸收和内化。教师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能逐渐适应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学生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
结束语
        信息时代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结合微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作高质量的微课,并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不断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小平.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7):128-129.
[2]华飞.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3):103.
[3]李军.略论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28):56-57.
[4]陈良慧.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4):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