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中职历史课堂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李长华
[导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越来越被重视,可以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始末。
        李长华
        明溪县职业中学    365200     福建明溪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越来越被重视,可以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始末。对于中职院校学校来说,考虑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较差,如何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到课堂教学中会有较大的困难,因而进一步分析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中职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特点,重点谈一谈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这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职院校;历史课堂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五点,即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以其中的历史价值观为例来说,最核心的价值观是家国情怀,可以说,爱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长久和珍贵的精神宝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向学生渗透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以此培养爱国思想、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历史课堂愈发重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确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中职历史课堂中可以更好的渗透,进一步明确和掌握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尤为关键,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1.时空观念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可以对事物与特定空间和时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既可以选择从时间的层面去出发,也可以选择从空间和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明白特定的史实与时间和空间之间的联系,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建构知识体系[2]。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时,教师可以考虑通过三种方式来渗透。一是可以借助历史地图来教学,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秦朝疆域图》、《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隋朝大运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通过这些直观的地图来起到以图述史的效果。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纪年表、历史大事年表、历代王朝表来教学,可以选择将朝代更替编成歌词来帮助学生记忆。三是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知识点,去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章节总结或复习中。
2.史料实证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史料来建立历史真实的态度,以此去正确的认识到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人文素养。考虑到当前阶段中职院校在学生史料实证培养中有很大的缺失,因而后续要努力将史料实证渗透到课堂中。
        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落实。一是引导学生去收集历史材料,让学生在收集过程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证由史来的意识。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查询资料,并学会分析和整合史料,以此提升学生的史料收集能力。二是要始终给予历史教材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去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史料。

比如抗日战争、辛亥革命、解放战争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均有详细的阐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史料进行分析理解。三是教师以普通高中高考的真题为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史料实证”的内涵,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原因在于全国卷历史主观题材料均有着非常高的权威性,是史料实证的典型代表,可以帮助学生重现历史,培养历史真实的态度。
3.历史解释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需要明确一点,历史解释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向学生讲解几个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而是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借助史料去分析和评判历史事件,让学生自己掌握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方法。
        比如在向学生讲解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即“你怎样看待辛亥革命?”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革命的角度和现代化的角度去看待辛亥革命。比如在现代角度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来分析,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形成对辛亥革命最为客观的认识。再比如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时,教师要尽量的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他四个核心素养联系起来,让其他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历史解释来服务,将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掌握知识点。总的来说,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不能通过简单的课堂说教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问题一步步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的去亲近历史和感悟历史[3]。
4.历史理解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历史理解是学生历史课堂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核心素养,教师要考虑通过创设多种课堂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历史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描述。比如在向学生讲解秦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理解郡国并行制的意义与缺陷?”相信通过这一个问题,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知晓和理解秦汉中央集权发展的脉络,以此增强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5.历史价值观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家国情怀是历史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是历史教育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核心素养,尤其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中职历史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想进一步落实好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工作,可以重点从丰富家国情怀内容、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方法和改变家国情怀的培养理念这三个方面来着手。以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方法为例来说,教师要打破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禁锢,善于利用情境创设、爱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要将爱国情怀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领悟爱国情怀知识。
6.结语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始终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并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五个核心素养联合起来培养,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的去感悟核心素养,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中职历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创设更多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好的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任秀芳.慕课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0,664(36):85-86.
[2]吴记芝.中职历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J].百科知识,2020,774(06):31-32.
[3]赵东财.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分析[J].发展,2020,355(05):81-82.
【作者简介】李长华,1969年11月,男,汉族,福建省明溪县,本科学历,从事中职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