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琼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第二小学 628012
摘要: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能够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等相结合的教学。美术教育是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效率;技巧
在新课改的作用下,小学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活动中打破了老旧的教学思想,不再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美术基础知识,而是一边教导学生基础知识,一边培育学生的艺术涵养,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并且在实际的美术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兴趣点,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绘画热情,从而增强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小学美术课结束以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小结。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教师可以用简练语言回顾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者也可让学生自行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理论知识。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课后小结,对于学生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这种赞美可以是语言的表扬,也可以是眼神的赞许,或者一个小小的点头动作,精神上的肯定与奖赏更为重要。小学生美术作品评价时,也要讲究方式,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评价也要进行改革。首先,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要相信每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教师要积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每件作品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丰富评价语言,因为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做好合适评价,小学生经过努力画出来的作品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评价要合理,切记使用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教师要肯定作品优点,加强信心,然后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去改正,将会更好更完美。因为每幅作品各有不同,各有长处,所以老师评价语言要有机智性,随机性,使用有激励性的语言,比如:“如果涂上底色,你的画会更好”、“如果物体画大一点,那这幅画就更漂亮了”、“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继续努力,老师知道你行”、这样既使学生重新回顾了所学知识,找出自身不足,同时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
加强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小学生初始绘画创作,可能不知该如何进行绘画,作为教师此时万不可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画某一事物,而应该告诉学生世间所有事物都是美好的,让学生们尽情去绘画创作,因为小学阶段并不需要创作出多么好的素描和速写作品,重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学过程中绘画创作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关键,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发展智力,开拓思维。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生不能创作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画面,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模仿产生的结果,下笔程式化,思维过程化,并非自己观察想象加工主动创造出来的画,而是不动脑筋的记忆结果。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思维去想象,例如通过投影录像示范画,出外写生,或者把绘画步骤编成儿歌活泼生动又容易记忆。调动小学生作画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表现所想反映的内容,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创作欲望,并对他们的作品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增强创作信心。
注重美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上好小学美术课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目的实施过程。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注意观察感受。有了感受和真情实感,才能画出感人的作品来。快乐、轻松的课堂,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教学活动是一种情感互动过程,不是机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种充满情意的交流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没有感情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而且感情是双方面的,要求学生有情感,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对学生充满深厚的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生,让学生在讲台上尽力表达,下面的学生认真听,找出不足自己上台去补充,也当一回小老师。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肯定和补充不足,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趁热打铁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动手给他改一改,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改,长此以往即可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应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美术潜质,相信每名学生都能在美术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钻研教材。教师备课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基础。教师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优化,即对教材进行优化。这节美术课上要教学生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因此,要求教师通过备课来灵活地掌握教材,并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教材,针对教材里可能存在的不符合学生实际以及学习深浅不合适的学习内容给予精减,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具体上课时。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好教学。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生通常活泼好学,但注意力持久性差,具体形象思维较强,概括水平处于概括事物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阶段,因此早期绘画大都天真烂漫,在他们的想象中,既看不到细节,也看不到透视变形,只看到一种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状,画出的东西飘忽不定,不能准确地到达应有的位置,但他们能用他们所认识的方法表达出物体样子,因此,课堂教学上,不要刻意去教学生怎样画,而是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绘画。其次要准备好教具。美术课的教学目的需要引导,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范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为接下来开展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工作。课堂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从学生思维及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并作适当的引导与补充,防止学生绘画技巧的不足。
美术的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情感的互动过程,是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爱好的过程,也是发掘学生全方面能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挖掘中,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多方面的思考和尝试,逐步完善我们的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