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雯
河南省军区幼儿园
摘要:户外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身体个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容易因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影响健康。在保证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教师要采用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孩子们勇敢坚强,反应灵敏等多种意志品质,也可以促进师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一、活动目标的制订
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遵循层次性,操作性的原则,既有长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我们幼儿园遵循小红军大体魄的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体魄教育对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设立了三千里小红军的远大目标,意图让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这三年时间里面完成三千里的长征路。同时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健康领域的目标,设立每一学期,每一个年龄段,幼儿可以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每个班的教师会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前测和后测,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找出本班幼儿的待加强项,以此来作为下一阶段目标制定与措施实施的依据。
二、户外环境的选择
绝大部分的幼儿受到现代社会生活的限制,活动范围局限在家庭商场或者是幼儿园。鉴于幼儿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所以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
在我们幼儿园,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一般分为三大类:空旷的铺有人工绿草的场地,画有跑道的塑胶操场,以及建立在小红军大体魄教育理念下的小红军操场。其中,空旷的铺有人工绿草的场地可选择的活动方式最具有多样性,它不受活动形式,体育器材,幼儿年龄等一系列的活动限制,可以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画有跑道的塑胶操场相较于普通的冷硬地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幼儿在这里进行走、跑、跳等系列活动的同时对膝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小红军”操场则依据自然地势,合理规划各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针对性的发展幼儿一项或几项的运动能力。
三、活动内容的选择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一般以游戏的形式为主。
1、科学性
在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年龄发展,更需要符合幼儿年龄的个体发展,也就是体育活动设计的难度,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感,让班级中的幼儿在年龄的特点之上获得一定的个体针对性教育。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基本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多样性
根据幼儿走、跑、跳、攀、爬、平衡、投掷等动作发展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材料,比如攀爬架可以锻炼幼儿的攀爬能力、上肢力量;平衡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户外活动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游戏材料玩法的不同。比如利用废旧的轮胎,按照一定的规则或顺序放在地上,可以请幼儿绕s弯走,也可以请幼儿双脚跳,开合跳,手眼协调,把轮胎推到规定的目的地。
3、层次性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来设定游戏的层次性。比如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时,第一层次可以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双脚踩在跑道的白线上,沿线向前走;在第二层次就可以投放比较低矮的平衡木,让幼儿进行与地面有较小距离的平衡练习;第三层次可以利用幼儿园里的废旧轮胎或幼儿们平时使用的小板凳,摆放时中间隔有一定的距离;第四层次就可以使用更高的平衡木来进行平衡练习。
4、趣味性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最感兴趣。他们喜欢想象,喜欢模仿,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上讲到的各种故事情节,比如龟兔赛跑,蚂蚁搬家等融合到活动中去。这样既能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教师既不能作为旁观者把户外体育活动,当成间接休息时间让幼儿毫无目的的跑来跑去,使户外体育活动走向涣散,也不能作为干预者进行盲目的干预,而是应该基于幼儿立场,提高自身组织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能力,以及对幼儿潜能的正确认识。
1.做户外体育活动的观察者
户外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幼儿可以在不同区域中通过各类游戏和多种材料,无形中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了解幼儿的需要,做活动的观察者,幼儿在这样的游戏空间中积极探索、发现,与同伴合作进行活动,教师再充分的参与游戏的时候,要客观真实的观察幼儿,从幼儿的语言和行为中了解到他们需要什么。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所发现的事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进一步改善环境和指导活动提供事实依据,并且改进活动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2.做户外体育活动的引导者
适当的引导可以确保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并且能够从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与成长。如果教师能以一种积极且灵敏睿智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那么教师的参与就能有效的提高游戏水平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通过孩子的行动把握每一位孩子的内心想法,理解孩子的独特感受。比如在,练习投掷的体育活动中,刚给活动赋予了“炸碉堡”的情节后,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再次高涨。在投掷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了刺激以及砸中碉堡所带来的成就感,但最终爆发了同伴冲突,活动被中断。梳理活动过程后发现,发生冲突的原因是,活动后半段投掷所用的材料不够,幼儿因争抢投掷材料而产生冲突。此时,教师应该表扬在游戏中积极且谦让的参与活动的孩子,让幼儿互相探讨,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调整自身对投掷材料的使用方式与使用量。
3.做户外体育活动的推动者
在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后退一步,要善于倾听幼儿心声,营造一个平等,温馨,自然的宽松环境。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内心需求,发现幼儿的实践才能推动户外体育活动的不断开展。
五、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千方百计的保护幼儿安全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设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给幼儿交代好活动的规则,以及有关安全事项。比如在滑滑梯上是否可以蜷着腿滑下来?在台阶上是否可以一跃而下?教师要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
六、活动后的分享与交流
活动后的分享与交流是总结的过程,思索的过程。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活动组织水平,也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知识经验以及生活经验。
1.分享快乐
人们对于事物的观点态度往往是不尽相同的,幼儿也是如此。因此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说一说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对人、事、物树立一个良好的态度,让幼儿在享受集体活动所带来的美好感受的同时,让幼儿有目的,有选择的,吸收别人的经验来提升自己。这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孩子们的分享与交流了解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在日后的活动组织中加以采纳。同时,教师也可在这一环节以夸赞的方式表达出孩子们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闪光点,让幼儿能感受到自己的良好行为所带来的光荣感。
2.交流问题
获得夸奖或赞美后的幼儿,往往会心情愉悦,此时更容易接受在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说一说,在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也可以直接把活动中所观察到的问题抛给幼儿,通过师幼合作探索式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讨论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此增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真正的组织好一场户外体育活动,并且具体实施成功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进行,给了幼儿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适当的活动组织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也会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体验,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个人专业水平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