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璐
成都市树德小学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艺术课程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章就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问题分析
引言:当前我国小学美术课程选择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纪元的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借助各种工具和材料在制作环节中充分展示美感,并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目标。由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共同建构新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美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们应该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思考,并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什么是美,什么不美。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日积月累之后,耐心和判断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有提高。同时,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应用于小学美术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较积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美术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2.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的身心还在继续发育,过程中,学生接受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未来的发展将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十分重要,这一阶段的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后,其整体素质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对学生自身乃至整个社会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过于保守,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难以达到高度集中的状态。而有些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也比较传统,教师单纯地讲授基础知识,学生照本宣科,课堂气氛单调乏味,小学生的特点是灵活、好动、喜欢新事物,要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就需要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小学美术的教学模式还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老师未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科目才是最重要的,美术就是副科,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效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许多教师在上美术课时,只是敷衍应付,不认真考虑学好美术对学生的影响,更别提考虑教学效果,小学美术教学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1.实现教学和生活的完美结合
美术并非凭空而来,它始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从本质上提高审美能力,必须保证艺术与生活的融为一体,实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纯理论只会让审美能力更加空洞,更缺乏情感,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加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对小学生来说,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美术学习质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美术教学的真实性,使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艺术,真正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有关于“五彩斑斓的人生”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播放一些小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五彩斑斓的人生的真谛,从而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在视屏播放过程中应加强引导作用,使学生能以问题为导向观看视屏,并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更感兴趣。
3.创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基本都是通过老师讲解的方式实现的,不仅课堂气氛压抑,还缺乏实际的效果。为此,加强美术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首先,作为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需要有意识的抛弃之前的传统教学观念,只是通过单一讲课的方式很难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来。因此,需要改变这种学生被动式接受的模式。这不仅会使得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使得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被掩盖。因此,作为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改变。其次,需要加强美术教学方式的改变,不应该只限于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在视觉的冲击下,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自然风景教学的作用下能够促进学生视野的开阔,丰富学生的见识,从而使得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最后,需要加强美术学习氛围的提升,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到美术课程的学习中,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这同时对促进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也具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作为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上述有效措施的实际运用,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馨瑶.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智力,2020(25).
[2]赵静.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新智慧,2020,000(006):139.
[3]王海英.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