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园林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艾乔
[导读] 园林工程课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传统的“园林工程”本科教学通常都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设计实践为辅的常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工程实操的相关经验,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艾乔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  400074
        摘要:园林工程课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传统的“园林工程”本科教学通常都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设计实践为辅的常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工程实操的相关经验,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应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线上线下联动,课程实践以项目驱动,设计与工程实操结合,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园林工程;教学模式;
        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进程中培养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至关重要,目前大多高校在风景园林本科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理论讲授为主,设计课程为辅的常规教学方式。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驱动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对于培养专业性、实用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具体介绍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的融合以及意义。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内涵: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重视传统的课堂的理论教学方式又引入线上资源丰富教学形式,还通过工程项目的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实用性的人才。
        (二)应用:
        一体化教学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多应用到技术类课程学习当中,因为这类课程多具有可操作性,需要进行实践学习。这几年,尤其重视一体化教学,为此多数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等都进行大量投资建设实践课堂和实践机器等。本次讨论的“园林工程”也同样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利用相关的场地进行实践,也可参加企业的具体案例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学习。
        二、一体化教学在“园林工程”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模式
(一)“园林工程”课程含义
        园林工程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含土方、园路、水景、植物等园林硬件过程涉及到的主要工程内容。园林工程的课程对于技术性、实践性具有很强要求。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项目实训,主要通过工程现场实践教学,将课堂讲授内容结合现场展示或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
(二)具体应用模式
 教学理念的树立
        对于园林工程的课程教学中,多为传统课堂上的理论教学,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对知识实践性的应用。为此,在一体化教学中,首先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树立注重技术性、实践性的理念。提高学校、教师团队以及学生的实践意识,让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充分融合。将记忆、理解、概念性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放在理论讲授,同时在工程现场采用时间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分析、设计、评价和创造类的高阶认知训练。


 教学定位的要求
        在园林工程课程一体化教学中,一方面需要融入思政教育,挖掘课程在“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将课程定位于重要的思政育人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还要分析关于园林工程市场的需求以及就业定位,结合学生所掌握的专业能力,对园林工程课程内容设置进行准确全面的定位,使其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一体化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理论讲解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同时增加课程实践教学,以项目为驱动将理论内容工程实操紧密结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首先,对于每章内容采用两阶段教学方式。第一阶段为理论教学。课前通过线上资源进行预习,教师完成发布学习通知,提出学习重、难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点,明确学习重点。课上学生可对线上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概述,并提出困惑,教师教师对本章内容进行回顾与解析。并可结合知识点开展课堂讨论,引入案例,调动学生思路增强学习效果。课后针对课程内容布置作业进行巩固。第二阶段为实践教学。针对本章内容进行项目引导,对方便工程现场教学的情况可采用现场观摩、现场实操的方式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不方便工程现场教学时,可采用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或在机房采用虚拟现实模拟实践,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从中学习全面系统的实践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结合在园林工程中出现的新案例、新工艺、新技术等,灵活引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践行新工科高校建设理念。
 教学时空的转变
        由于引入线上教学,在时空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在线上不拘于场所和时间自主学习,再通过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将所需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
 教学效率质量的提高
        在园林工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园林工程要求学生具备的必要技能,对人才进行培养。注重课堂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操,保证每位同学都进行实践,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的经验。
 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一体化模式的教学中,通过线上教学、翻转课堂、案例引导、项目实操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知识储备,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积极引进新的教学设备,建设新的园林工程的实验平台等。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习,利用寒暑假去企业进行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实地参与园林工程的设计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边学习边工作的办法,培养实用性、技术性人才。
        三、意义
        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进行一体化模式的教学,首先对于传统的技术性课程学习具有改革创新的意义,一改传统的讲课风格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实践分开等,让理论课与实践课充分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充分利用各方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助于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并改革现有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创新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位一体,提升其职业素养,提早熟悉与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要求,提高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武新.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园林工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 01(No.157):176-177.
[2]汪洋,靳瑰丽,贾洪涛.草地资源信息技术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
[3]韩浩章.新时期《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06(37):2759-2760
作者简介:艾乔(1980.12-),男,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学位,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工,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