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策略研究--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龚秀荣
[导读]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当中的重点,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被摆在首要位置。
        龚秀荣
        贵州省兴仁市第九中学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当中的重点,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被摆在首要位置。当前社会发展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国家强调应当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对中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意义入手分析当前中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教育当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共安全意识;初中生;道德与法治
        引言: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当中的重点一直被摆在首要位置,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公共安全的强调,因此加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成为重要的课题,这对于加强社会对学生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自己的保护意识。公共意识安全要求公众能够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自觉形成维护社会安全的意识,不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培养初中生公共安全意识的意义
        现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将公共安全意识的养成摆在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上。重视公共安全能够最大限度保障社会安定发展[1]。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中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总体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养成公共安全意识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和发展。
        二、当前初中生公共安全意识养成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和实际相联系
         在目前的学生公共意识的教学课程当中,大多数的课程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的告诉了学生应当养成什么样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怎样去养成公共安全意识,但是很少能够通过实践来帮助学生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以此导致这门课缺乏实战性,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二)教学内容单一
         公共安全意识作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中的组成部分,虽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就其本身而言,其实内容相对而言并不是非常丰富,学生可能很多的公共安全意识就是在社会生活当中形成的,比如说:不可以高空坠物。但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内容,如果反复向学生进行讲解并不能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反而学生会因为单一的教学内容而丧失对课程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选择缺乏灵活性
         想要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应当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从当前的公共安全意识的教育来看[2],难免还是存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依赖于直观授课,教师常常自己放在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三、提升中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公共安全意识的教育其实本身就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和生活相联系[3]。比如说:公共安全教育当中就包括面对自然灾害或者事故灾害时的一种处理方法,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实战演练的模式来对学生继续教导。比如说可以进行地震模拟演练,教会学生正确的逃生技巧,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能够自保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利用媒体资源扩展教学内容
        当前电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再加上新媒体等一系列设备的推广,学生们学习新东西的方法也变得日新月异一[4],而这些丰富的媒体资源也是加强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比如说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短片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短片进行讨论或者对学生进行分组,各自进行小组的多媒体展示,可以通过情景剧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开展特色授课
        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常常只重视了教师讲解的重要性,而很少能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但是对于公共安全教育而言,其实教育的最后在那个目的还是为了学生能够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快速的建立起公共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比如说可以每月组织一次大型的公共安全情景剧的表演课,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进行相关的情景剧表演,或者是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也可以联系一些相关机构,带领学生进行现场的实践演练,以此来真正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对于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当能够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对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课堂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在加强实践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当中,将课程教学当中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掌握,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汪凡瑜. 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00后"法治意识培养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 刘柱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策略分析[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32):P.1-1.
[3] 冯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9, 000(010):P.193-193.
[4] 胡丽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