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马晓娜 刘瑞
[导读]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如何在后疫情时期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值得高校辅导员认真思考。
        马晓娜   刘瑞
        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如何在后疫情时期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值得高校辅导员认真思考。首先分析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关键词:疫情 大学生 就业



引言
        2019年底,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新冠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国已成为全球遏制疫情最成功国家之一。但是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大量企业倒闭、裁员,大学生求职岗位减少,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率过低,势必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因此对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分析
1.1企业对用工需求降低,毕业人数突破新高。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了近50年最大的经济衰退,虽然我国及时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尤其接收大量毕业生就业的中小企业更是面临倒闭风险。尽管国家采取了减免房租、职工社保等一系列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的措施,但部分企业在无法缓解资金压力的情况下,会首先采取缩减业务规模、暂停招聘、调岗调薪等措施以降低成本,谋求生存发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大关。一方面毕业人数突破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招聘岗位降低,造成就业矛盾突出。
2.2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突出
        疫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前,由于经济下滑、企业招聘需求降低、部分线下招聘活动暂停或取消、学校封闭式管理、社会舆论等因素,造成毕业生对就业产生消极情绪,求职、就业热情不高。加上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取消线下招聘,改成线上招聘,不少毕业生对线上面试迷茫和不自信,于是产生了就业求职信心不足,甚至不愿就业等心理焦虑。[1]
2.3 海外留学减少,增加国内就业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留学生人数快速增加。至2019年,我国留学生人数突破70万。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尤其欧美等留学热门地区疫情没有很好控制,许多国家缩窄了留学政策,再加上国内学生和家长对国外热门留学地区疫情控制信心不足,同时疫情对国外就业产生严重影响,预计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将会有一定程度缩减,回国就业人数将有一定程度上升,必将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一定冲击。[2]
2.“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对策
2.1熟悉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学生
        疫情爆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专题部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例如增加大学生就业补贴、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针对应届毕业生事业单位招聘名额等一系列政策。学院领导和毕业班辅导员深入研究并吃透国家惠及大学生就业政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普及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增加学生就业信心。
2.2知己知彼——开展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
        为了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在全院范围内对毕业生开展就业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考研、就业意向、是否愿意基层工作、是否存在就业困难、疫情期间及学校封闭管理期间心理状态、是否需要帮助、对学院就业工作有何意见等。根据问卷内容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到针对性帮助与指导,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2.3做好服务,积极搭建多平台招聘会
        大学生就业的工作的对象是企业和学生。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无法到学校进行招聘。因此学院加强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多渠道寻找企业,积极宣传毕业生能力和特点,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平台招聘活动,满足企业和学生的招聘、就业需求。
2.4运用网络平台,精准全面推送就业信息
        充分利用学校就业网、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媒体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首先招聘信息来源由用人单位推送和就业老师收集,并经过就业老师筛选,在多媒体平台发布,学生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招聘信息,实现就业信息的实时精准推送。
3.结束语
        “后疫情”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学生就业影响社会稳定,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困难,今后要更加完善和细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宋恬. 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形势与对策[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 24(1):55-58.
[2]魏东.“后疫情”时期河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成效提升对策研究[J]. 就业指导,2021,21(1):41-44.

本文系202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专创融合”视域下测绘类专业教学评估中育人量化考核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1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