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全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小学 628015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永远要比对教师的兴趣要高”,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过来就成了最大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效率;提高
当今信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带有意义的符号,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在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构建和谐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学计算机的目的就是应用,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要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服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个方面的培养,教学生怎样用“WORD”写作文,教学生用“画图”设计贺卡送给他人,教学生怎样畅游因特网、怎样在网上找到并能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料、图片……教学生怎样收发电子邮件等等。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从开始对计算机的一无所知到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游戏激励,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喜爱之情。小学生对于游戏和上网的喜爱程度很深,如果教师在计算机课上强行禁止,会使学生反感。面对这种现象,我不打击、不遏制,而是适时以小游戏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喜爱之情。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玩游戏更高的层次是制造游戏”的观念,激励学生增强信心,动脑、动手去创造游戏软件,以此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的热爱。
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学习。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家中有计算机,可能上机机会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
加之学生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学生之间总存在着些许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任务驱动法”为前提,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要求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目标,量体裁衣,因人而异。由于目标要求的不同,就激发了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张扬个性。伴着愉悦的心情,怀着追求成功的喜悦,顺利地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大大地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多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师生间合作、学生间合作。这样,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还可以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实现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营造氛围,让学生保持乐观饱满的情趣。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鼓励创新,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大胆尝试,只要敢于尝试,就是成功。例如,我在教学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没有限定贺卡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就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下了创新的空间。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新,大胆设计,从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雷同的作品中,反映出他们不仅掌握了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灵活变化、自由发挥,真正实现教师“授之以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驱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作品,让学生自己试着完成,然后根据他们的操作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等不同的格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追求自主选择喜欢的样式,对给定的图文进行混排。如我所想,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能既快又牢固地掌握,在交流评比中,学生更好地完善了作品内容。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将学生吸引到有意义的学习上面来,让他们不是单纯地“玩”,而是带有目的性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计算机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