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陈慧
[导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习该学科读、写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学习的是我国的母语,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陈慧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新区中心小学  442500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习该学科读、写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学习的是我国的母语,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在学习语言类学科的时候,语感是极其重要的,而让学生不断的进行朗读训练,则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就探究了当今小学语文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语文是小学时期重点学习的一门科目,听、说、读、写四部分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读。朗读能力是学习语文必备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可以让小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通过朗读可以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因此要想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语文,提高其兴趣,进而促进小学生全面的发展。
        1 当今时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没有充分了解朗读的意义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教学的认知不到位,往往忽略了让学生进行读、写等实践活动。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会照着教材念,没有给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并且在教学前、教学后,都没有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1.2 小学生对此兴趣不高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不完善,因此对于朗读的兴趣并不够高。而且在进行朗读的时候,有很多的要求,比如声音洪亮、富有感情等等,因此这更加打击了他们进行朗读的兴趣。那么在集体进行朗读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不会真正的参与其中,只会装模作样糊弄过去,这样就无法真正提高其朗读能力。
        1.3 朗读内容较为单一,主体较少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的,很少进行拓展,这样就违背了语文教学中多元化的特点。再加上教材中的内容都比较规范,缺少趣味性,那么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便会慢慢失去兴趣。并且有些教师一般都会选择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朗读,这样会打击那些“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自然就不愿意进行朗读。除此之外,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接触到的事物并不多,对于语法也不够了解,因此在朗读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而大庭广众之下读错的话,会让他们变得紧张,对朗读产生抗拒感。
        1.4 朗读时间较短
        对于小学来说,因为没有早晚自习,所以学生课后进行朗读的时间便大大减少了。而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先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若是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仍留有时间,才会选择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如若时间不足的话便会作罢。因此,学生能够进行朗读的时间基本没有多少,自然无法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2.1 转变教师理念,注重朗读教学
        要想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变化。当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之后,才能更好的落实朗读教学,进而针对于此全面的开展朗读练习。
        2.2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因此想要更好的进行朗读练习,首先就需要提高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小学生从中体会到朗读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自主的进行朗读练习。在进行课堂朗读的时候,比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挑选几个小学生,让他们分饰不同的角色,同时教师自己担任旁白,有感情的进行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激起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还能引导他们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而在课后,教师可以推荐有趣的文章让学生自行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学生被其中丰富的内容吸引,自然愿意进行朗读练习。
        2.3 走进学生内心,纠正朗读错误
        小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一些错误,因为小学生的心理都比较脆弱,所以出现错误的时候会很紧张,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的话,他们很容易对此产生恐惧感。因此,如果小学生在进行课堂朗读的时候出现错误。教师不应该进行责骂,首先应该对他们进行鼓励,不用担心犯错误;其次针对他们的错误,如读音不准确、读错等情况,进行纠正;最后再用鼓励的话语进行结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保护小学生内心的脆弱,并且他们也会对这些错误记忆深刻,慢慢就能够改正,进而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2.4 合理运用多媒体,赋予朗读情感
        对于干巴巴的教材文字,小学生是很难产生共鸣的,自然在朗读的时候无法很好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因此,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音乐,营造出合理的氛围,这样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就可以与文章内容产生共鸣,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比如在朗读《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在看完视频之后再让小学生进行朗读,自然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又或者在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悲壮的音乐,营造出相应的氛围,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体会到文章人物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因此说,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小学生提高其朗读能力。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朗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通过进行朗读练习,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认字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同时可以让小学生在日常对话中更注重感情的投入;除此之外,也有助于小学生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因此,进行朗读练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想法,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梅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125-126.
        [2]黄宏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45.
        [3]张朋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