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龙丽萍
[导读]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语文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关键技能之一,同样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根本保障。
        龙丽萍
        贵州省松桃县第四完小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语文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关键技能之一,同样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根本保障。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阻碍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应改变落后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持续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围绕以上观点进行了论述,希望给更多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发挥自身效用,从多个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从不同视角感受阅读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难以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影响阅读学习效果,教师应及时给予关注和指导,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教师要不断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解决教学问题,依据学生想法制定教学计划及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教师的指导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结合学生基本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注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竞争等多种方式,增添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自由阅读的空间,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在实践中摸索阅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将阅读文章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载体,利用不同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思维高度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随笔摘录优美的语句,或者具有积极思想的文章片段,为将来更好的写作积累素材,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钻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可谓越来越高,学生已经从以往被动的学习地位变为主动,充分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以正确的指导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消化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开展《秋天的雨》阅读教学时,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相应的场景,带动学生的课堂热情度,在舒缓的音乐作品下,组织学生观看秋天景象的图片或课件,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唤醒学生对秋天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将抽象的文章内容具体化,在真切感受中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


        (二)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虽然课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在知识内容方面仍然局限性,单纯运用课本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若想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培养,课堂上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讲一篇文章的同时可以在课后或者适时的环节,引导课外读本的名称,作为作业的形式或者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去课外阅读。比如,在开展《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教学时,学生在学习第二段中“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等这类美丽动人的句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在此之前阅读的文章中,用自己的话来进行编写,类似大自然中的声音,对于没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同时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应该主动推荐几篇文章,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同时给予阅读的学生奖励,以此鼓励,比如神奇的大自然、在自然中生活、我与自然等文章,针对小学生的情况,上树的例子可以根据把不同学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文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效果。
        (三)积极组织阅读实践活动
        如果长期沿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难以保证教学效率,然而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弥补这一问题,通过阅读朗诵比赛、歌颂等方式的文艺演出方式,让学生自行挑选一篇喜爱的文章,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朗读、深刻感悟文章内涵,采取这种活动形式,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步骤,完成相关比赛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评,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则可根据学生评价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的阶段,同时有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历练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基础。另外,利用信息化手段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们每天轮流分享自己阅读的经典片段,或者讲述自己阅读后的真实感受,给其他学生提供阅读思路,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这种相互监督的方式,激励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将阅读内容逐渐转换为内在知识,灵活运用到语文写作与日常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标准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处于各方面发展阶段,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所在。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且喜欢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指导,实践教学中持续完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长期的阅读积累和锻炼,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语文阅读的兴趣,深刻领悟文章赋予的内涵和意义,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磊.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0(48):34-35.
        [2]季婷婷.阅读能力培养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情感读本,2019(33):62.
        [3]颉亚鹏.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家长,2019(3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