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
广西南宁市澳华小学 530001
【摘要】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我国构建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应该被人们时时歌颂、代代相传。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作为主要学科之一,是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途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革命故事,以及故事中革命前辈所展现的奉献精神、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人才。本文首先阐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概念,以及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革命传统教育 渗透策略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曾经峥嵘的革命年代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无疑是幸福,但这幸福却是无数革命先辈奉献生命换来的,而他们这样高尚的品德是非常值得现代学生学习的。但是随着时光的流转,革命年代距离现在的学生们越来越远,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共情能力较差,很难对革命故事中的情景和事件产生共鸣,自然也无法体会和理解先辈们为了革命胜利、民族解放而做出的努力和奉献。为了打破这一现象,让革命精神和品质能够长久流传,教育部门在改编小学语文课本教材的时候,在其中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加强了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视,以期能够通过极具革命传统特色的课文教学,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革命传统教育的概念
革命传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指的是革命志士及人民群众为在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英勇斗争中,表现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勇于奉献、大公无私及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的良好素养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革命故事,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实现青少年的健康、综合发展,使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在人来历史长河中,每一次革命都是人类向前发展的里程碑,人类就在这斗争中生生不息、世代繁衍。20世纪初,由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人,发起了一项“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文化革命运动,人们称之为“新文化运动”,该运动直接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也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奋起反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引领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中华民族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而在经过了百年发展之后,致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今天,革命先辈的强大精神力,依然是人们行动的动力。而老一代的革命传统,也充分体现了我国革命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是当今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能够激励青少年加强学习、努力拼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课本教材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在最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近40篇关于革命传统教育的课文,这些课文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元素,能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和感悟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操,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当然,这些故事距离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已经比较遥远了,并不易被学生们所理解和接受。
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更多的教学资料,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合理的拓展,并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一来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革命历史的陌生感,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对革命事迹中的人物思想和行为,有一个更加真切的了解与体悟。
例如,在讲解《王二小》这篇课文的时候,文章阅读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当时形势的紧张以及“敌人”的凶残程度感受不够真切。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视听资料,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王二小放牛》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对该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在氛围的渲染下,使小学生对文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实现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通过阅读任务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课程中,以文字语言的形式传递情感、表达观点,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中学生又以朗读为阅读的主要方式,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时候,可以此为切入点,为学生推荐蕴含丰富革命传统教育因素的文章和资料,或者为学生布置与之相关的专题阅读任务,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在增加学生阅读量、拓展学生阅读面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本中革命精神的体会和理解,接受革命传统思想的感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之后,出示句子“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然后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明知道狼牙山三面都是悬崖的情况下,班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非常坚定且视死如归的。让学生结合对文本主旨内涵的理解,反复朗读这一句,通过对这个“走”字的诵读,深刻感受革命先辈英勇无畏、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通过写作训练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英雄的事迹值得所有人学习,在教育教学中,通过阅读革命故事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英雄情节,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而要想实现革命传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全面渗透,仅靠阅读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在阅读完革命故事之后,以文字语言的形式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是将自己设定为故事的主人公,对故事发生时的环境、背景、以及自己会作出的选择或行为等进行设想,通过角色互换来圆一圆小小少年心中的英雄梦,同时让学生对特定时代、特定情景下的革命情怀,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触。
(四)通过综合实践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在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在教学结束之后,都有一个语言交际和学习园地的板块,在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故事会、手抄报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革命传统教育相关的故事和题材,并在整合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革命传统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同时,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收集、加工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至关重要,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而为了实现革命传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可以通过课本教材、阅读任务、写作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元素,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促进自身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艳慧,王明江.小学语文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吉林教育,2019(36):53.
[2]魏代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革命传统教育[J].新课程(中),2017(11):303.
[3]金卫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J].新教育,20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