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筠筠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213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各种科学技术。而这些科学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巨大帮助。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翻转课堂,调整好课堂内外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学习知识。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数学;教学运用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是一种能够变相结合教学视频和课堂知识的教学模式,其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内化所学知识。为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翻转课堂的运用可行性,要利用翻转课堂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利用此对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发展[1]。
一、“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行性
(一)数学学科的特性为翻转提供了可能
数学学科是一门有着较为久远历史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和讨论了科学知识、自然规律。在高中数学题目的解答中,要求学生保持清晰的思路,解题策略要有条理性,解题步骤要严谨,整个解答过程的前后,需要高效衔接。这样的要求和特点,为翻转课堂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总的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课堂导入阶段,二是正式的课程讲解阶段,三是课后复习阶段。在课堂导入阶段应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视频教程的观看中,明确本次课程的重难点;可以通过对重难点的了解,初步地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适当地展开学习安排,确立学习目标。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对翻转课堂的观看,明确自己存在的学习疑惑。而在正式的课程讲解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疑惑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更加简单地引入学习知识;利用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重点讲解和分析重难点,使得学生能够加强对课程重难点的掌握。在课后的复习阶段应用翻转课堂,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可以在最大化地优化学生学习效果下,帮助学生无缝衔接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
(二)翻转模型本身对数学教学有着强大吸引力
在新时代发展下,翻转课堂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会以预习的方式,在课堂上引入视频。学生则能够在视频的影响下,对高中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从而为正式的数学教学提供便利。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翻转课堂不只是局限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讲授形式,而是更加倾向于对高中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也更加倾向于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高中数学教师若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翻转课堂,那么就可以对教与学的情境进行创设;可以在对自身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发挥下,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快速和准确的领悟,可以因此对知识的系统框架进行掌握。从而可以在顺利展开翻转课堂教学下,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前设计阶段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分别在课前设计阶段、课堂活动阶段以及课后复习阶段应用翻转课堂。在课前设计阶段应用翻转课堂,可以遵循这两点,一是制作课前的翻转课堂教学视频,二是指导学生基于课前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展开针对性的练习。首先是制作教学视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都是由教师对知识进行直接传授,不过多地设计教学视频[2]。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学视频有着引导性的作用,其也肩负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的责任。
因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视频设计的效果与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对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地划分;要抓住核心内容,以数学教学特点为结合点,对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进行制作。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点,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于分散,要突出案例教学,通过对教学案例合理生动地展现,对该章节所涉及的知识概念进行凸显。让学生在这样的直观感受中,构建新的知识概念体系。比如,教师在教学《集合》的知识时,就可以以集合概念为出发点,对教学视频进行制作。在视频中,首先讲解的应该是集合概念,其次对集合的三大特性进行重点阐述,接着可以对集合的分类和描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之后可以用举例子的方式,对集合的判断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依此掌握集合知识,增强学生的认知。
第二就是课前针对性的练习。对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设置,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考察,还能够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疑难之处的了解提供帮助。因而当学生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教师应该利用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检验,并依此了解学生学习时是否存在疑难点。教师可以以教学视频为依据,对针对性的练习题进行设置。如在学生观看完集合概念的教学视频后,教师可以对判断题、问答题等类型的题目进行设置。学生们需要解答这些问题,以此来加强对集合概念知识的了解掌握。另外,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时,可以对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进行设置,如QQ群、微信群等。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交流平台相互答疑解惑,探讨交流,在了解到同学的学习疑惑和收获后,通过交流,解答自己的疑惑,发扬自己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
(二)课堂活动阶段
在课堂活动阶段,教师可以用翻转课堂展示知识,让学生进行质疑。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翻转课堂,对视频教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展示,以针对性的练习为依据,指导学生提出疑问。这种展示和质疑的方式,侧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课前阶段,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进行概括,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在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进行发展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锻炼。
比如,教师在教学完“对数函数”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回答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互换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其次教师需要以知识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为依据,以课前学生的视频学习效果和练习效果为结合点,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设置和总结[3]。教师需要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回答问题,解决困惑,内化知识点。教师则只能在学生困惑之时,给予适当地指导点拨。如,教师在讲解“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先利用翻转课堂讲解线与线的位置关系、线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学习中,学生们就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线、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和相交关系。接着,教师就可以以线面异面问题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探讨,并在其探讨途中,利用书本、桌面等实物,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依此加强对线面关系的了解。如此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到空间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转化,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平面公理时,提高学习成效。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翻转课堂,结合教学视频和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加强知识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月梅, 陈忠民.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刍议——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探究[J]. 教育探索, 2018, 000(003):74-77.
[2]崔亚琼, 康淑瑰, 郭建敏,等. 实变函数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12):55-57.
[3]史丽华. 基于中职数学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数列的概念"的教学及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000(00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