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凤
湖南省道县四小
【摘要】本文主要以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引导学生认真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关联实际生活,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引进多媒体技术,创新表扬与激励方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继而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推动新课程理念的高效运用和实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基于新课程理念,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全方位强调学生多种能力发展,从教学具体出发,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障学生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结合小学课堂教学情况,诸多课堂教学效率均不够理想化,如何引导学生更为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挖掘学生潜能,这些都是需要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认真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站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知识并不是教师灌输式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某种社会文化场景中,受到他人帮助和引导,借助现有的学习资源自主创新满足自身成长需求的学习方法,依托意义建构形式不断获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所学的内容创设良好场景,树立学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认真探索知识点,在探索与合作期间得到必备的知识技能,这样学生可感受到数学知识要通过实践创造加以获得,并不是教师强行灌输【1】。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热情,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求知欲,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用心观察,细致的进行动手操作,积极表述自己思想意见。换言之,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兴趣培养当作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不管是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还是扣人心弦的问题设置,甚至是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都可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媒介,保障学生可以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比如进行“圆柱的体积”教学,教师给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圆柱吗?圆柱有哪些特征?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布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集中学生专注力。接下来组织学生分析大树的体积、自己的水杯容量和粮仓现有的容积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索,围绕圆柱的基本特征分析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研究圆柱的体积和圆柱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充分活跃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巧妙的规避以往教学中直接运用教具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触动学生心灵【2】,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促使学生善于学习和热爱学习,继而实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关联实际生活,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一些小学生不能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热情,主要是学生认为学习存在枯燥乏味的特征,觉得数学学科是记忆公式和定理,多次进行题目训练。而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内容的编制均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依托生活中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带领学生在美妙的数学世界中探索,有助于强化数学教学成效。教师应更多的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肯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可以愿意学习和乐于学习,感知数学知识的内涵。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收集图标和打折销售等情境,全方位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可带着求知欲走进课堂中,感悟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有效性。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要注重和学生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具备生动性和个性化,教师要处于民主和平等的环境中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才可更好的彰显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3】。教师善于转变角色,作为数学知识的引导者与组织者,通过亲切的眼神和生动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学生积极的发言和探究,自主把学习疑惑和教师分享,教师实效性的点拨学生,帮助学生明确成长的方向。比如“认识三角形”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引进三角形基础概念,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含有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之间又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充分的调动生活经验,积极加入学习活动,渲染向上的学习气氛,继而建立友好师生关系。
三、引进多媒体技术,创新表扬与激励方式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高效教学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多媒体技术当作辅助学生学习与处理生活问题的工具,转变学生被动化的学习状态,带领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数学课堂上,扩展学生学习知识面。可以说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扩展学生学习时间以及空间,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化处理。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小学生和成年人相同,需要被肯定与认可,所以若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创新意识时,教师要及时捕捉与鼓励学生,小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积极表现被赞扬,那么教师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赞扬,学生不只是会得到学习的满足感【4】,还可鼓励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后续学习活动,在良性循环期间最大化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对于表现不够优异的学生,教师可对学生说:你的表现很棒,仍需继续努力!由此巧妙的运用语言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距离,在烘托愉悦教学气氛的同时强化数学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保障学生自主加入学习活动,以引导学生认真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关联实际生活,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引进多媒体技术,创新表扬与激励方式等为教学思路,不间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可以得到培养,为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珈琦.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探索——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20, No.313(03):34-36.
[2] 张国良. 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研究[J]. 神州, 2019, 000(031):79-79.
[3] 马小兰.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 考试周刊, 2019, 000(0A4):91-91.
[4] 翚 张.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J]. 教育研究, 201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