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南 徐娜 彭立南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心校 166516
课堂教学评价语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用语言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标还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空间,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形式。在这里谈一谈数学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几种评价形式。
一、 评价方法科学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教师拥有评价的“专利”。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师生双向活动,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注意:1.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因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先天素质等方面各不相同,如果我们离开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则会事倍功半。2.语言中肯,感情真挚。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具有可信度。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不能是一味地夸奖,要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语言的陈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选择恰当时机,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同伴互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评价学生的机智化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课堂上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平静。对于智力发展较迟缓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教师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赞美,来温暖学生渴求得到认可和理解的心。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不要轻易表扬,要通过评价来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并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经验。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判断、一种认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引领、一种开启、一种拓展。如“你真会观察,能不能从侧面进行观察,发现什么呢?”“你真会动脑,是否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呢?”……这样来打开学生运用语言、开动脑筋的思路,总结感悟和思考收获,从而让学生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三、随时评价与定时评价相结合。
随时评价主要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时间不限、对象不限、内容不限(如精彩的发言、难忘的讨论、独特的解法等)。如学生活动从几个方面评价: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3、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4、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5、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导向、激励和促进反思。定时评价,以每节课为单位,学生对这节课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
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投入的情感、提出的问题,展示哪些成果、启动了思维、进行了想象、学会了哪些生活中的数学等进行评价。对有创造性的、独特方法的应加?分,将评价结果放入个人成长袋自己保存,以备每周小组交流。学生积极性高涨,学习热情高。每周每个人先在小组自评学习态度、掌握知识等各方面情况,再互评,评价方式以过程评价、多元评价、个案分析为主。评价的内容力求全面,结果力求公正。将及时做好的评价记录,记入学生个人学习成长袋。
四、教师及时评定。
教师对学生的重要反馈,诸如答问、质疑、课内解题练习(包括板演)、作业等等,应及时作出评价,评定其好坏、正误,及时向学生输出这些评价信息,让学生尽快知晓自己见解的正确与否,使正确的得以强化,错误的及时发现并设法改正。按心理学观点,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讲解,是教师复杂的思维活动的精化?和外显?。及时评价,能及时唤起学生相应的复杂思维活动,这样做,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
五、疑难问题延迟评价
一堂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定,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别出心裁、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我们常将课堂中没有解决完的疑难问题存入数学银行?留到课后争议后解决。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学会解决问题,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路及方法。还要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六、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
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例如:三年级元角分与小数学生学后,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在商店买东西,认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化,亲身经历买东西的过程,体验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了什么,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让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数学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我们提倡学生通过活动,写?数学日记?。有许多学生都谈到学会了买东西,学会了怎样买东西合算,怎样精打细算。总之,在日记中记载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如有一生这样写到:以前,妈妈从不让我买东西,我也不会买,可是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我学会了怎样买东西合算,现在妈妈也信任我了,也让我帮她买东?西了,我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买东西又合算,又不算错帐,妈妈夸我能干,我多么高兴。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学数学了。?在实践活动中尝到甜头,并对自己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情况都能正确评价。将日记及评价结果放入个人成长袋。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 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并及时评价;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要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总之,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在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并将各种形式,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创造性地使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发展性,充满生命力。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用“赏识”圈点孩子的骄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