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世纪共成长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彭立南 徐娜 李颖南
[导读] 作为教师,我们都觉得如今的大部分课堂犹如一滩死水般沉闷、枯燥、无味,缺乏生机与活力。
        彭立南 徐娜  李颖南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心校  166516
        作为教师,我们都觉得如今的大部分课堂犹如一滩死水般沉闷、枯燥、无味,缺乏生机与活力。如今的数学教学犹如枯燥的机械,旋转着沉重的锈迹斑斑的齿轮。那么,若适当的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添加一些“趣味”与“活力”,那样教学活动就会显得十分有趣及充满活力。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而且在课堂上他们的好动、天真、活泼的天性无法充分发挥,就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表现出对数学的厌恶。那么,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才能够更加顺利、更加有效地进行呢?经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我找到了一些方法:
        一、要将数学课堂生活化
        如今的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这一科目不仅是起源于生活,更是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习科目。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精彩描述。要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到一起,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让数学这门课程更加实用,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依靠数学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数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我建立了一个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自己去买东西,自己算账,从而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种办法来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潜意识中,学生们会认为是在为了生活而学习数学,这样就会激起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再者,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通过日历引入学习内容,通过观察一星期的天数,二星期……以此类推,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们初步接触到七的乘法口诀,将较抽象的乘法口诀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们在本节课上学习热情高涨,效果甚佳。
        二、要将数学课堂趣味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是我们小学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被教师们运用得并不灵活,较为固定的呆板形象并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尽管部分学生有意地注意,但毕竟这样的情况能持续的时间是短暂的,他们所感兴趣的死电视动画片,对于感兴趣的电视动画片,却能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着看到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将他们最喜爱的卡通形象请入课堂,在讲课时将动画形象和童话世界穿插入内,这样,既能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还能使学生们更加爱听老师们讲课。我在教学《7的认识》这一课时,考虑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同学们喜爱的形象,于是,我准备了7个不同颜色的小矮人,并以童话中7个小矮人幽默、机智的形象、生动的形态出现,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学习变的更加积极、主动起来。
        三、要将数学知识艺术化
        在教学中, 教师更要善于调节学生的心态,课堂上学生们如果表现得过于亢奋,就要及时叫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休息时间,在课堂上学生们的气氛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上时,教师要努力使教学内容变的生动起来,可以灵活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动漫等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愉快轻松的情境,让学生们的精力集中起来,如唱数字歌谣,放音乐,小鸟的欢快叫声,流水的哗哗响声……都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变的活跃起来。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精神,促使学生以高涨的情绪积极探索新知识。


    四、要将数学课堂实践化
        小学生最初的学习往往是从行为学习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们能更容易的发现并获取知识。例如:在学生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基本图形之后,我设计了“拼组图形”的操作活动。教学时,我并没有先出示已拼好的图形让学生模仿,而是略微的提示了一下,之后就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动手拼摆,结果学生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拼出了许多精美的图案。如松树、火箭等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还可以把抽象的数字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如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对“凑十法”,通过引导,我有意识让学生移动小棒,将抽象的数字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成精神追求。
    五、要将数学课堂自主合作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们要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将教师单调的讲解提问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变学生个体操作为伙伴合作。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来释放学生们的天性,让学生们的身心充分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做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儿童在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失误注意集中的时间很短,如果对事物没有足够的兴趣,就不会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们在刚开始学习时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们才会自主学习。例: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设计了“小小超市”游戏活动,分组让同学拿着1元、2元、4元、5元钱去买物品,“营业员”自己计算应该找多少钱,这样既使同学亲身体验了营业员的生活,又帮助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课堂也因此焕发了学生的生命力。
        小学生天性纯洁,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可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同学敢于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交流形式较为单调,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压力。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合作探索。如:在上数学实践课《折折? 剪剪? 拼拼》中,课前我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来巩固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点,再让学生用这些图形拼拼看,能拼成哪些图案,
        接着在老师的鼓励下,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拼成了电脑、花朵、飞机等等。这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拼一拼、摆一摆,寻找到7的乘法算式,自主探究7的乘法口诀。
        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教育的责任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之后,老师应该有的防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和总结,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六、要将数学练习新颖化
        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所以练习设计要力争新颖创新。就其教具来说,我认为习题可用儿童所喜欢的小熊猫、小白兔、小猫等动物的眼睛出示数字,在动物的鼻子出示运算符号,也可以把数字卡片或题卡戴在小动物的头上或挂在其脖子上,同时习题也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带点魔术性和童话色彩的图片。我们也可以把本来静的,不会动,不会说话的习题加“乔装打扮”,予以拟人化,变成会说话的事物。如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用语言创设情境:61、62两个数字小朋友在争吵,它们都认为自己是老大,怎么办呢?这样极富美感,为学生在想象中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要讲究形式多样,可以进行听音练习、对口令、看谁爬得高、开火车等生动活泼的练习。如教数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边打手势边对口令,再穿插接力赛、小猫凑数等有趣的练习,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课堂应切实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不在单一乏味,努力使它变的生活化、趣味化、艺术化、实践化、新颖化,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胸中的求知欲火种,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轻松学到数学知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