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黄彬
[导读] 新课改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黄彬
        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一中
        新课改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适时的、适当的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准确性等。恰当地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的艺术是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研究的问题之一。
        数学讲究的是一种悟性,核心是“思”。如何用提问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意识达到提高思维水平的目的,是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表现。另外,提问的语言、语音、语调、语态及提问时教师的表情、语言启迪、动作暗示、反馈襃扬等也在提问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面向全体学生包含深度和广度两层意思,深度方面,应首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问起,让学困生也能在课堂上找回自信从而克服自卑感,之后大部分问题要针对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水平。问题不能过难,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水平而一味地加大难度的作法是教学上的严重失误。
        广度方面也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范围要广,简单题目可找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个别创造性的问题可找部分优生来回答,要因人而宜,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这节课的价值,这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特点和要求。

二、注意科学安排提问顺序
        初中数学的严谨性决定了数学课的提问应是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安排提问的顺序时要注意逻辑性,不断的创造思维的情境,添设思维的阶梯,逐步加深、加难,从而引导揭示出困难的问题也是由简单的问题演变过来的。学会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是提高解题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反之,若提问过深过难,,则只会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也违背了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数学的逻辑性规律。
三、注意灵活选择提问方式
        提问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路,二是为了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灵活的选择提问方式,针对某个人来提问、连环式提问、重复提问、反复追问、设问、反问等等,如何恰当地运用每一种提问方式,在运用时又应如何把握深度,这些都是提问的艺术。
四、注意正确处理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
回答错误,说明还没有完全理解所学的知识或不能正确地运用知识。此时教师不应放弃,应继续提问,直到学生明了为止,可采用以旧带新、步步释疑、点拔诱导、类比启发等方式,一点一滴地引导学生回答,回答的过程往往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从反面提问,要求学生通过比较,领悟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如何改正等。也可另外找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从而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总之,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千万不要放弃,教学的过程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知识”,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注意提问之后的反馈升华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情中往往能够看出他对问题的领悟程度,由学生的神态随着教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也可分析出学生的思路随着教学的深入而深入的情况。由此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及节奏、共性问题再作强调,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不断廓清思路,矫正谬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断研究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提问来提高教学水平,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该不断追求的境界,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断提升课堂提问艺术,促进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为新世纪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