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王洪华
[导读] “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结合,引发了许多教育创新理念。
        王洪华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
        摘要:“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结合,引发了许多教育创新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想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冲击,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中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加上新课改的要求,中职院校必须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1.“互联网+”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各行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起的平台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入的改革与融合。在这个概念中,“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指的是科技与网络技术背景下的互联网平台,而“+”则代表着联合与添加,即指代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彼此之间的融合。中职院校中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中职学生具备“爱党敬业、遵纪守法、诚信友善、团结创新”的综合素养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满足社会各行业发展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时期提出“互联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概念,即是围绕着互联网平台开展一系列的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将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这样学生就可以自行登录平台学习,线下的课堂教学则围绕着课程内容开展活动,在课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讨论和分享课程相关内容。这样便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互联网+”时代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机遇
        互联网为中职德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其普及进一步扩充了教学空间。互联网具有覆盖信息全面、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有效丰富中职德育资源,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使中职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为德育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率,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互联网+”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机遇。
        2.1进一步推进教学民主化
        中职院校学生大多缺乏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怠慢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中职德育课堂往往缺少互动,教学色彩不够浓厚,教与学之间相脱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教学缺陷得到改善。目前,社会热点事件会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迅速扩散,彻底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束缚。这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受到学生的追捧,改变了学生对社会事件漠不关心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新媒体移动终端的带动下促进学生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认知水平,以一种良性的教育机制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做学习的被动者,进一步推进中职院校的民主化教学。
        2.2拓展了中职院校德育教育途径
        互联网+有效拓展了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途径,互联网的广泛性、传播性和实效性,让德育课教育资源选择面更广。信息化全球的当前,对于理论内容较多的德育课来讲,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丰富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此外,运用互联网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大拓展,是在教育场景方面的真实化。传统的德育教育多是由老师自己讲述的方式进行。在互联网时代,则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甚至VR等设备,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老师想要讲述的场景。比如,可以通过提前录制视频,由老师分饰一个事件里面的两个角色,由学生们分析、讨论哪一方是正确的,以及在遇到事情时如何正确处理。此外,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在课堂上对互联网中的虚拟人物、事件的评论和分析,可以促进中职生分清互联网和真实生活,让中职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行。


        2.3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
        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学生所掌握的道德理论多浮于表面,不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学资源的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可以对相关的德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互联网,以多元化的方式来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打造更加优质的德育课堂。

3.“互联网+”时代的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3.1打造多元互动的德育教学模式
        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互联网的显著特点。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可以将多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德育课程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职德育教师一定要充分应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德育教学体系,如“互联网+教材资源”、“互联网+企业资源”、“互联网+教师资源”等,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搜索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德育教学案例,或者是为学生找一些德育教育的相关视频,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生动、具体的案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延伸德育教学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时下流行的微信、微博、QQ等交流软件,在课下与学生沟通,定期推送一些经典的德育教育案例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最终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从而达到和学生互动的效果。
        3.2丰富德育课堂活动,增加新鲜感
        新媒体课堂改革之后,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授课了。但多数老师只是刻板的使用课件,其内核还是说教教育。偶有采用漫画或动画做的案例讨论,也不是贴近学生现实的,或不是学生们关心的内容。为此,可以结合互联网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轻理论,重案例分析。老师们深入调研学生们当前最关注的热点新闻或明星,从中挖掘可以当作德育教育的知识点,将其制作成案例进行分析,让中职生们当堂分组讨论,引发思想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需要进行引导,由学生们在辩论后汇总一个观点。最后由老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不能踩一捧一,而是客观的讨论不同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这样学生们觉得课程很实用,也愿意参与讨论,对课程的兴趣也越多。
        3.3创新互联网环境下的班级德育管理方式
        充分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创建班级网站、微信群或QQ群,使互联网成为班级管理中有效的辅助工具。班级网站的维护、更新和扩建,班主任可发挥班内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增强其责任感,发达的网络使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便利。另外,班级的文化氛围能够展现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创建以班级为单位的网站,将有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每次活动之后,及时展现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图片、视频或者作品,发布到班级网站或者微信群。例如,班主任将班级参加拔河比赛、歌唱比赛、才艺大赛的活动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网站、微信群或QQ群中,既能使同学们产生自我认同感以及集体荣誉感,又能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促使同学们对所参与活动留下美好的印象,提高了整个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 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以新型的德育理念。将“互联网+”运用到中职院校德育中,为德育增添了活力,帮助学生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德育理论知识,实践了更加合理的生活德育行为,真正将德育融入生活,强化中职德育的同时弘扬了传统文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改善了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状态,为中职课堂的教学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天霞.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8(29):27-28.
[2]郭立新.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15):320-3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