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郑聚初
[导读]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演愈烈,究其根本,是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被忽视,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郑聚初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集中学  526400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演愈烈,究其根本,是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被忽视,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与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位,将青少年犯罪扼杀在摇篮中。本文就以目前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为分析目标。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创新型对策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有着青少年独有的成长特点与心理特征,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对社会认知有限,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可是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时间段,所以在初中教育中加入德育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我们才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智育的关注远远大于德育,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整个社会对于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学校也相应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但是过于流于形式,教育方式也不够新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其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康、思想积极向上的人,但是很多教师的教育目标与实际生活脱钩,让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产生偏差。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以至于学习过后依然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甚至由于对德育内容理解的偏差而产生逆反心理,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型对策
        (一)树立榜样,发挥人格示范作用
        初中德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只有教师做到了言行一致,才能在教授学生时发挥自身表率作用,为学生进行德育学习树立榜样,同时,教师要敏锐的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在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时要有耐性,理解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不能鼓励犯错,但是也不是一味的惩罚,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德育的理念来纠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为什么。例如,初中阶段经常遇到的学生抽烟现象,教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强硬态度,往往会适得其反,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为什么抽烟的心理活动,从根源上利用德育来疏导学生心理,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抽烟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再从教师自身习惯入手,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树立学习的目标。


        (二)结合常规,从细节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任何教育的落脚点都会归结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德育教育是空泛的、不切实际的,根本不能呈现出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结合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常规,从细节处入手,落实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在德育教育时可以依据《中学生行为守则》,将其作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无限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德育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指导,比如制定课堂规范、课后自习规范等,以规范为基础,利用德育的力量,促使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处入手提高整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实践,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过程
        很多教师会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实际应用方面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很好,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两眼一抹黑”,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亲身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亲身体验到一些不良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学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使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如垃圾分类,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实际性问题的提出,既让学生有了亲切感,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其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迫切感与使命感,从根源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素质的形成。
        (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初中生成长发育阶段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化思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重视,摒弃以往以偏概全的观念,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聊天沟通,从平等的角度来了解学生的想法,初中阶段的孩子内心柔软丰富,很容易受到打击,教师在聊天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结语
        德育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材理论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与总结,用更适合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宗发. 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70.
        [2]凌伯新. 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