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海仁
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中学,317500
摘要:在开展体育课堂中,由于教师受到过去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影响,并没有深度落实同学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未能够将体育训练活动与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相融合。本篇文章就重点论述了在体育课堂上加强体育训练,同时增强同学的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同学们体能训练、体育教育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方面,阐述了体育训练过程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引言:体育可以通过大量的运动方式来帮助初中生完成人格培养,当下国内学生的生活都比较优越,在家庭中也出现了父母宠爱溺爱孩子的现象,有些初中生心理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社会及对自身的认知还不够成熟,主要是表现在抗挫折能力较差,以缺乏自信心及学生个人主义行为有明显特征。在当前教学改革下,中学体育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讲解教学内容需要具备一定选择性,重视教学评价多样性,帮助同学们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能够形成坚韧不拔的意识和品质,促进学生们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
一、中学体育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
新课改给中学生们体育锻炼和其素质都提出了更新的目标,新课改要求初中生通过大量体育训练来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还要通过体育训练方式来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合作,及培养同学们健全的人格,以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心理品质。在当前中学期间,也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同学们的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日后学习和工作都会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要引起教师们重点关注[1]。但是国内有些学校初中生受到不良思想干扰,即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缺陷,如对体育训练活动参与不积极。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会出现退缩,在面对集体利益时,出现了冷漠无视的不良思想,这种潜在不良因素就会严重干扰到目前初中生学校提出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会影响到初中生的素质培养。
在新课改之后,教师更加关注与同学们心理素质培养,当前国内体育训练的活动多种多样,同时,体育训练也具有较强的强度,训练活动要能够起到对初中生的心理辅助效果,长跑就可以锻炼初中生的耐力。打篮球也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借助体育训练的方式,来实现初中生身素质教育的培养,这种方式就是在体育锻炼中,去隐藏心理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心理教育的说教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将初中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都纳入到各项体育教学环节上来,让学生可以在运动中就可以提高自己心理品质,在初中阶段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关键期间,在该阶段中大量的体育锻炼活动能够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容。为各位同学们学习和成长都会打下坚实基础。良好心理素质及同学们健康的社交就会给同学们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让他们能够积极健康乐观面对学习中的困难[2]。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教师在新课标教学指引下,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应用科技技术,来创新体育教学课堂。在体育锻炼方面,要坚持以学生身体素质为本,来设置教学课程内容。教师要认真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即在学生行为表现中发现思想问题。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方式,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在体育活动训练中产生的难题,进而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教学,帮助初中生学习端正思想态度、抵抗困难,进而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无论是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指导,帮助同学在体育锻炼出现困难能够克服困难,去缓解同学在体育锻炼中产生的畏难情绪[3]。
(二)创新教学策略,坚持行为引导
传统教学往往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教学,课堂中学生根据教师指引来训练,这种过时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目前新课的要求。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策略不恰当,就不会引起初中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这时初中生也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针对这种问题教师们就要积极创设教学场景,让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自主学习,提高同学体育锻炼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开展对抗型体育活动,借助于比赛激烈气氛,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引导同学,树立集体的荣誉感,以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去获得比赛的成功。虽然一个小小比赛,但是也磨练了学生们的心智[4]。
(三)做好充分沟通,因人而异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同学们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之处。结合不同学要身体素质来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定向性的训练,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参加体育活动。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们经常初中生组成团队,培养同学集体思想意识。通过对每个小组成员的体能状况迅速做出全面系统评估,并且考虑到每个队员的体能状况,才可以使小组成员获得最终的胜利。应用定向体育教学方式,让班内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来积极协作,密切沟通联系,增强了同学团队力。而且教师利用初中生初中好胜的心理,通过集体参与体育训练的方式,会以激发每个初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同时在集体荣誉影响之下,中学生也会为了快速去达到终点,集体策划,选择最优的比赛方式[5]。
结语:
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主题、内容,以及大纲的要求,为了能够全面提高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教师就需要重点对现有课本教材内容作出优化设计。重新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工具,重视心理素质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利用多种丰富锻炼的活动来磨练初中生的心智,让初中生能够克服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勇于参加体育活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开展更多地体育段炼竞赛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简建峰.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1):121.
[2]闫照宁.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强化简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2):622-623.
[3]田彦平.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策略[J].文学少年,2019,000(018):P.1-1.
[4]肖天龙.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强化[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5):0126-0126.
[5]范富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强化[J].学周刊,2019,393(09):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