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敦喜
福建南安市翔云中学 362306
摘要: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优化创新道德与法治授课模式,已成为当前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时政热点,也已是必然趋势,通过采用此种全新的课堂讲解形式,可使学生在深化理解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找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意义所在。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究道德法治教学内容与时政热点的有效结合策略,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三;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结合;应用
引言
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时政热点,可使学生的辩证能力、思考能力得以逐步强化,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课程学习热情,使其在熟悉掌握教学难点、重点及关键点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就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而言,时政热点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效果并不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任课教师的教育指导理念积重难返,所采用的授课形式过于模式化、程序化,继而使得学生的辩证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其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也差强人意。在此背景下,革新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堂讲解策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融入适宜的时政热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更加高昂,授课效率与质量才能得以进一步提升。鉴于此,任课教师需要对时政热点的融合使用,予以高度重视,并要时刻关注最新资讯,由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一、重视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队伍的建设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道德与法治教学队伍,学校应按期组织在岗教师参加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时政热点及法律政策,通过建立并实行奖惩机制,由此使任课教师重视起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严格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度及理解能力等,合理安排课堂讲解内容,科学制定授课目标及教学大纲,进而使时政热点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效果更佳。与此同时,任课教师需要借助国内外的时政热点,来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其慢慢养成关注社会、了解新闻的良好品质,这样一来,再进行构建和谐社会必要性地介绍,学生就能更容易、快速地接受,在学生就时政热点展开分析思考时,教师需要对其加以恰当地教育引导,由此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思考、分析探究能力,也能得以不断强化。
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导入时政热点
为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及自觉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以融入时政热点,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前,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再对资料加以巧妙设计,确保内容的多元化、资讯的真实性,进而使道德与法治的导入教学更具有效性。与此同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任课教师还需将时政热点、焦点话题等融入其中,借助具有实效性的新闻事件,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主动参与进课堂讲解中,再找到时政热点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初步了解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
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例,此章节涉及到资源环境面临危机这一问题,任课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影音资料,再结合当前热门的资源危机事件,要求学生在阅览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应如何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由此使课堂讲解效果更佳。
三、针对时政热点展开分析思考,具象课程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讲解期间,因学生的思维意识仍处于发展阶段,其个人核心素养也尚未形成,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就极易陷入思维误区,对于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也存有偏差之处,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将越来越低,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也将逐渐消失。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任课教师需要将时政热点与课堂实践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就时政热点展开分析思考,透过焦点新闻事件的现象,看到其蕴含的本质,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时政热点,帮助学生具象课程内容,深化对教学难点、重点及关键点的理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习成效的不断提升。譬如,任课教师在讲解《参与民主生活》时,可引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再向学生介绍会议中提出了哪些政策,以及哪些政策与其个人生活息息相关,要求学生就上述内容展开分析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化对民主权利、民主意识的理解。
四、结合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创设学习情境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捷径之一,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举措,通过采取这一新型授课策略,可使学生踊跃地参与进教学活动中,也能使其获得直观体验,产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层次体会,在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能逐步增强理论知识的运用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授课期间,任课教师可以时政热点为主题,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利用理论知识,对时政热点、新闻事件加以解读,由此发现时政热点中蕴藏的道德观念、法律知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强化其知识应用能力。通过采用此种授课形式,道德与法治授课氛围将变得更加活跃、自由,学生的学习成效也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引用时政热点,已经势在必行,任课教师需要利用好时政热点的实效性、生动性,使课程内容结构与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而使其对政治、法律形成正确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深层次体会。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需要采用多元化且具有趣味性的授课形式,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主阵地,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合理选择时政热点,由此来强化学生的辩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宝东,王光琴.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时政热点的有效应用[J].教育艺术,2021(04):59.
[2]陈玉霜.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热点的探索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20):63-64.
[3]翁均红.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下时政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