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英
成都市郫都区绵实外国语学校 611730
摘要:高三艺术生承担艺术和文化考核双重压力,在文化课复习中,能利用的时间较短,提高课堂复习效率非常重要。在生物复习中,树立学生自信、准确归纳筛选考点、引导学生整合并回归教材、教学方式的合理调整以及习题的精选都关系着学生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艺术生;生物;复习策略
引言:相比普通高考学生而言,艺术类学生通常会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和考试,无暇顾及文化课学习,知识遗忘较多,导致无法跟上学校复习的进度。在进入文化课复习时,距离高考的时间一般只剩150天左右,高校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拔对文化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文化课的复习非常重要。于理科类艺术生而言,在知识层面上,生物是相对容易突破的学科,在复习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复习自信;在艺术创作层面上,生物学作为自然学科,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联系生活实践,提升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可为学生日后的创作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因此,如何在复习课中将生物学知识的突破、学科核心素养、艺术的科学素养有机结合是高三生物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艺术生的生物复习策略进行简要的总结,以期能对艺术生的复习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1.科学规划,树立自信
艺术生对专业的学习准备使之与普通考生的复习进度相比滞后,重回文化课堂时,难免产生焦虑心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增强学习自信。在生物复习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在知识掌握上相对容易,以高考题为蓝本,基于考情,分别将教材进行模块化,共设置八个单元,分别为选修部分、细胞的分子与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生命历程、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遗传的分子基础、个体稳态与调节和群体稳态与调节。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各个考点模块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考查方式、分值比重以及学生可达到的预期,让学生明确重要考点及主要考点。第二,科学规划复习时间,将复习的时间节点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各个时段应该掌握的具体内容,更让学生明白只要合理利用时间就能够达到目标。通过上述方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根据老师的复习计划做好自我复习规划,随着时间的延长,知识的积累越多,学生的自信也不断增强。
2.回归教材,整合考点
艺术生复习时间较短,不能像普通考生进行一轮和二轮等复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一轮和二轮复习的内容和要点,将基础知识回顾与解题能力过关进行整合。基于此背景,我们需要将教材进行挖掘重构,依据考纲将考点与教材结合,为学生筛选出他们可以突破的内容。高考生物中的选择题部分与教材密切相关,且难度不大,在教材上基本都能找到依据,主要集中在细胞的分子与结构、细胞代谢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调节基础、科学史、教材实验,因此,本部分可以知识清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辨别概念,归纳整合。
在非选择题部分,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代谢过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生态系统、遗传的基本规律几乎每年都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等重要知识考查的频率也较高。对艺术生,除遗传规律外的模块都可以尝试突破,本部分内容在教材核心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对科学思维的应用延伸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针对非选择题,我们可以简单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每一节的主干知识,如在免疫调节的复习中,可进行设问:①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②免疫系统有哪些功能?是如何体现的?③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④体液免疫有哪些细胞参与,免疫过程是怎样的?⑤细胞免疫有哪些细胞参与,免疫过程是怎样的?⑥艾滋病毒的特点及侵染过程是怎样的?⑦免疫调节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哪些?通过问题设置,学生能明确各小节的重要知识,再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要点整合,最终构建每一考点模块的基础知识框架,促进学生思维训练。
3.调整教法,提高效率
在学生明确考点之后,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情制定合适的复习方法。对于艺术生,我们的复习聚焦于教材基础及解题能力的培养。第一,针对教材核心概念复习,将大概念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拆分,从考点角度对概念进设问,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引起学生注意。以体液调节的复习为例,我们可以设问:①什么是抗原?抗原有哪些来源?抗原的本质一定是蛋白质吗?②什么是抗体?抗体的来源有哪些?③抗体可以分布于哪些位置?抗体的本质是什么?抗体具有特异性吗?抗体能进入细胞吗?④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有哪些作用?⑤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什么?⑥B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⑦能识别抗原的有哪些细胞?其中哪种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⑧哪种细胞使得机体具有二次免疫?依据是什么?⑨胸腺被破坏后体液免疫会全部消失吗?问题串的设计有利于降低复习重心,多角度拓展思维,适合艺术生的学情。第二,针对解题能力,课堂上在每一考点后设置典型例题,带领学生从读题、析题、答题的角度进行思考,课后精选题目编制每日小练习,每周针对学情编制补救练习,每两周编制阶段巩固练习,要求学生做到每题过手并分析相关考点,将知识总结在题目旁边,随着时间的积累,效果自然显现。
4.重温高考,落实基础
在完成教材知识复习的基础之上,回归高考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依据前期设置的模块进行单元知识整合,构建概念图,对核心知识以清单的形式再次呈现,对高考题分类进行整理编制,针对每一模块的高考题,从考查特点、核心知识、能力要求再次落实,总结答题规律,对学生易混易错知识进行整理收集,并在考前汇总提醒。通过对高考题的集中训练,让学生感悟考法,通过将高考题目的知识整合,构建常考点的知识框架,让知识最终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
结语
针对艺术生的复习教学,应当采用不同于普通考生的教学方式,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及难度,注重回归教材,落实基础,注重能力与思维的共同提升,注重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提升自身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