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技工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堂一体化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蓝韦永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蓝韦永
        广西河池市技工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加强人才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此,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需要加强课堂管理,以此促进汽车专业的发展,提高《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工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时当前技工院校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发全面发展的人才,还能够改变学生对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态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差别的技工院校,会更重视职业教学,但是如何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管理非常值得探究。
一、技工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堂一体化管理的现状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尤其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体化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对于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看法,从而保证高效开展管理工作。经了解发现,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都是初中阶段成绩较差的学生,所以他们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厌学情绪。此种情况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在分配实训任务时学生也无法按照要求完成,严重印象一体化教学的开展,非常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即便汽车专业是一个以专业技术教学为主的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设计大量的理论课程,其中是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很难在课堂中掌握其中的知识[1]。比如在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维修技巧,会告诉他们不同的故障及产生故障的原因。但是因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便是设备方面的原因,因为汽车专业属于一个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所以会涉及很多实训设备。在最开始教学阶段,学生会因为好奇愿意积极投入其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积极性便会逐渐降低,不愿参与其中,这就对了课堂一体化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学生轻理论重实践
        在教育开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汽车专业的学生非常不喜欢理论课程,他们更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展。通过了解我们会发现,技工院校的办公理念便是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所以很多教师也会不自觉的重视实践。这就导致整体的教育发展偏重实践,难以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例如在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进行教学时,其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进行记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比较抵触。如果带领学生到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会相对比较积极。所以教师需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合适的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一体化管理。
(三)实训任务过于简单
        一体化管理指的是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汽车专业的教师逐渐认识到要加强理论教学,所以导致很多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从而忽视了实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为学生布置实训任务时,为了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他们会主动降低教学难度,保证学生掌握其中的内容。但是,实训任务过于简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过程中,存在小组划分过于随意,实训工具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对此进行调整,提高综合教学质量[2]。


二、技工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堂一体化管理的探索
(一)以职业定位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与市场脱轨问题,很多技工院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经调查发现,当前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完成相关技能操作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够保证其适应对应的岗位。为此,我们在开展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从这一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可以直接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将学生当成真的员工,有针对性的分配任务,为他们确定一个模拟职位。比如将学生分配成顾客、车间经理、主管、车间调度员以及技术主管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职位应该承担的责任,加强他们对于自己未来工作的了解。例如在进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汽车起动机常见故障排除的实训项目时,首先由 1 名扮演顾客的学生向车间接待员简述故障现象,然后由车间调度员将学生分为 4 个小组,确定小组名单,然后进行故障维修分工,在各个小组的维修诊断过程中,车间主管和技术主管负责指挥操作,并通过排除法逐步排除故障并实施维修作业,最后由顾客向车间经理反馈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就是因为我将课程按照实际企业的运行模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高度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管理。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在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应该是课堂中的主体,只有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开展教育工作,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开展一体化教学时,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师要注重以人为本,在教学期间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另外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方便之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还要突出应用性以及实践性,以此构建一个符合一体化理念的教育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3]。
(三)展示教师个人魅力,提高一体化管理效率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确立在课堂管理中领导者地位的主要基础。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利于教师权威的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对课堂管理有很好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大多数因为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兴趣而引发。尤其是在技工院校的职业教育当中,试想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一位汽车专业教师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但是连简单的发动机机体组都无法正确拆装,无法正确排除一台发动机的常见故障,那么他的技术如何才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又如何才能信服。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特别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不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级,跟上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步伐,这对职业教育课堂管理起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师想要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堂进行一体化管理,首先要充分了解教育发展现状,从现状出发寻找合理的管理对策,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管理过程中还要从职业教育发展角度出发,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术人才。最后,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还要对教师进行管理,改变专业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对于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才.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思考[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2]文渠坝.《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堂一体化管理探索[J].才智,2019(22):39.
[3]万英.关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19(02):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