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兰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
【摘要】
2011版《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因此,师生提供的素材将使课堂更有活力,课堂的学习不仅仅受限于课本,而是鲜活的生活素材。
【关键词】
素材 思政课堂 学生 教师
【正文】
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并适应社会人际规则和运转方式而设计与实施的,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特点和需求紧密结合,坚持开放、创新、以人为本。而德育归根结底是“学德”,“学德”如果不利用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不能发生[]。将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素材重新组合并呈现,在课堂上唤起学生们的回忆,自己在的生活经验被激活进入课堂,这是学生最好的自主道德学习。因此,教师要珍惜学生的素材并精心安排使用。
一、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素材。
每一个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是千差万别的,收集的素材更是包罗万有,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素材。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我喜欢的动物》时,在教师布置收集喜欢的动物资料活动时,有学生脱口而出说:“我喜欢毛毛虫,我带毛毛虫回来!”,同学们听到这话语时当即炸了锅似的议论纷纷,有的胆小的学生甚至想哭了……
为了让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马上问道:“你为什么要带毛毛虫呢?”这位学生兴致高昂地回答:“因为蝴蝶是毛毛虫变的,假期我和妈妈弄了一只毛毛虫,我观察到……”学生娓娓道来他在假期里,和家人观察的结果和获取的信息,讲得头头是道,同学们也被他精彩的解说被吸引,刚才闹哄哄的课堂也变得安静了。当学生说完后,老师又问道:“既然你知道了毛毛虫的那么多的信息,那你也应该知道毛毛虫有剧毒,如果你把它带回来会对同学和自己都有潜在的危害呀!怎么办会更好呢?”此时低下头的他,明显感受到情绪的低落。老师把握时机,赶紧接着面对全体同学问到:“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帮帮他呢?”“可以带书!”“可以带照片!”“可以打印!”“可以拍照!”“可以拍视频!”同学们都兴奋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位学生也在同学们的提醒下,想起自己的妈妈当时发了“朋友圈”,于是兴奋地提议到:“找妈妈拿照片!”课后,老师及时和学生的家长沟通,建议家长把当时和学生共同观察的画面和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上课时,这位学生面对自己收集的素材兴高采烈地与同学分享。所以,老师要指引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分享,可能还会为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美好片段。
二、勤于积累生活事件的基本素材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编写采取的策略是以“生活事件”作为教材的基本素材。2[]老师要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去引起学生思考,这时还要看教师是否是个有心人了,能否从课本素材指引学生早生活中发现素材了。如,在进行课堂《父母多爱我》教学时,教师呈现以下画面: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家长陪着学生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十二点时,孩子穿着击剑服疲惫地躺在比赛场边,家长则在给学生扇扇子;家长在比赛场外流汗搭帐篷;学生比赛失败后,家长抱着孩子安抚……当这一帧帧画面再现眼前时,勾起了学生们的回忆,成了反思、回味,感受到父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这些真实素材的能及时呈现,是很需要老师去观察学生的生活,留意家长的各种信息,关注学生的情感流露的时时刻刻。常言道,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对老师的敬佩也会油然而生,我们教育者才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的一言一行,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思政课的效果,既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
三、我们在进行教案设计时,从普遍性的情况进行构思,具有典型性的经验会作为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但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的独有经验,那么,在班级里通过分享自己素材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而在分享学生素材时,教师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享共性素材,产生共情。
2、分享特殊素材,引起共鸣。
3、分享教师素材,起到指引。
4、分享数字素材,有说服力。
5、分享书本素材,方便查阅。
6、分享图片素材,便于讲解。
7、分享视频素材,直接明了
四、素材的延伸使用
1、收集的素材不仅仅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是行为指导的参照指引。如在进行《父母多爱我》教学时,老师展示了一份调查问卷“父母每天为孩子做的事情有哪些?”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图,了解到父母每天为自己都做了许多事情,只是自己会忽略了, 老师建议这些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后暗暗观察,父母悄悄为照顾家庭,照顾家人还做了哪些事情,然后自己再次制作表格填写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此时的学生会有自己的反思,反思自己是否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究竟有多深,有多浓!这样将素材反复使用并修正,学生受到的教育将会铭记于心,收益终身。毕竟,人的道德发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学习。
2、把学生收集的素材分享在墙报或班级班级公众号,形成班级特色。墙报展示学生收集的信息是学校一直存在的方法,但是,这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教师充分使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分享学生的素材,班级公众号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的素材经过编辑展示在班级公众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整理的素材能如此正式地展示,并传播,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对自己甚至对以后的素材收集会更用心。新时代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就要通过有深意、有新意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的思政课堂才会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
素材是鲜活的,真实的,是教师与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彩虹桥,作为一名思政老师,要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期,用好素材走进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
[ 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2019-03-19 20:20:37 来源: 新华网
[ 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2019-03-19 20:20:37 来源: 新华网
[ 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2019-03-19 20:20:37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