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宁波技师学院
【摘 要】:本文以某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备赛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世赛背景及参与世赛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如何提高学生参赛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技工院校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评,营造“练内功、强素质、重技能”的良好氛围出发,总结了世赛备赛工作涉及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做法,如:制度保障、专家教练核心团队的打造、选手选拔、日常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为广大技工院校及职业院校做好世赛备赛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技工院校 主要做法
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世界技能大赛是全世界职业技能最高水准的一项赛事。赛场内,选手拼的是技艺;赛场外,拼的是一个国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实力。我国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实现奖牌突破,既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绝佳机会,也是接轨世界一流技术和技工教育理念的重要窗口。
一、主要背景
“十三五”期间,某技师学院高度重视世赛相关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以“初心育人·技创未来”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世赛成绩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第43届至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学校技能竞赛成绩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共有22位选手获得省选拔赛第一名,有18位选手获得省选拔赛第二名,有8位选手获得省选拔赛第三名,另共有6个项目12名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学校被确定为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第44届塑料模具工程项目,45届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和原型制作项目)。2020年12月,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46届世赛全国选拔赛)中,共斩获1金1银7优胜的好成绩。并且,为进一步加强对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后续国赛淘汰赛在选手训练、集训工作及第47届、第48届世赛选手选拔及日常训练的管理,使学校世赛备赛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下一步,学校将在竞赛制度保障、选手选拔、日常训练、心理及体能辅导等方面加强研究,出台专项举措,力争在世赛各级选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重要意义
1.以赛促学,将世赛理念和文化融入全日制教学。通过系统地梳理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标准,将其精髓与理念不断转化为技工院校全日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范,进而打造出与世界前沿接轨的专业,营造“练内功、强素质、重技能”的良好氛围,实现技工教育助推经济发展、助力产业腾飞的目标。
2.以赛促教,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不仅可了解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前沿技术,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掌握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标准和科学方法。而且,教师通过研究世赛的比赛内容、比赛方案、比赛技术文件和评判标准,从而自觉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提升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3.以赛促改,构建新时代技工教育课程体系。世赛项目涵盖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因此世赛能够促进技工教育与企业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工学一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推动技工院校课程改革。
三、主要做法
1.制度保障
为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专门研究出台了竞赛相关政策,以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已经出台的政策包括:《关于成立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管理机构的通知》、《学院技能竞赛选手选拔、集训管理办法》、《关于印发鼓励教师参加技能竞赛辅导及自身参加技能竞赛试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期间的相关政策(试行)》等制度。下一步,学校将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竞赛相关制度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为学校在各级各类世赛选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打下扎实基础。
2.专家教练核心团队的打造
世赛各项目全国专家组长是本项目的核心成员,在世赛基地甄选、竞赛规则制定、选手训练,乃至最终确定我国世赛项目参赛选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话语权,为此,在提升本单位世赛教练团队能力的同时,需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邀请全国世赛项目专家教练核心团队来校指导及介绍经验,同时,应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方法,邀请世赛各项目全国专家组长或项目专家成员作为本单位的教练核心团队,这对于了解最新的世赛规则、提升选手训练水平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选手选拔
自2021年1月以来,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塑料模具、原型制作、重型车辆维修、电气装置、工业控制等17个项目的选手选拔工作,根据“打破原有系部、所学专业、技能水平”的总要求,实施“跨系部、跨专业、跨年龄段”的选拔测试工作。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共计345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英语、逻辑、动手能力及面试四个环节,各环节按一定比例折算确定测评总分,分数由高到低排名,结合前期已经参加了2020年世赛相关项目训练的老选手,拟采取“择优推荐、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总原则,最终确定了各项目入围校级集训队人员名单。
4.竞赛资金保障
世界技能大赛是一项繁琐而且投入成本极大的赛事,竞赛资金牵扯面广、项目多,竞赛资金主要涉及:购买或租赁设施设备、日常训练耗材、专家劳务费用、场地改造、拉练、伙食、宣传、检测等各项费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世赛外在比拼的是技能,内在比拼的是资金保障。为此,如想在世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竞赛专项资金保障是第一要务,也必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5.日常训练
参与世界技能大赛,起点高、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为此,学校在选手日常训练中,实行“家校一体、校企联合、多方联动”的措施,全力保障选手世赛备赛工作。为提升世赛竞赛成绩,在世赛选手日常教育方面,力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齐头并进,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校教务处、后勤装备处、学生处多方联动,除了加强选手专业技能外,注重选手在体能、心理等多方面的训练,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的培养,全力保障备赛整个过程。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做好第46届世赛全国选拔赛之后的淘汰赛组织和选手训练工作,将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竞赛相关任务。统筹推进目前学校拟进入全国集训队选手的竞赛训练及梯队选手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竞赛选手培养训练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力争在第46届世赛后续淘汰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将关注选手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6.坚持赛教融合,推动教学和竞赛双提升
重视全日制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地梳理世赛标准,寻找可以转化到全日制教学的嫁接点,如将世赛项目的技术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设计、将世赛训练任务或比赛试题转化为相关课程的学习任务、借鉴世赛集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布置专业教学实训场地、将世界技能大赛评分规则为教学评价提供借鉴等措施,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融合相应项目的世赛标准,全面提升全日制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四、展望
1.世界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改革的对接
世界技能大赛引领着世界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和方向。为此,技工院校如何把世界技能竞赛的技术技能要求和项目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考虑技工院校学生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合理确定难度系数,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各单位还任重道远。
2.力争世赛成绩新突破。今后,学校将不断加强选手日常训练、辅导教师团队建设、设备设施及训练场地建设,提升选手训练水平。努力实现竞赛成绩再突破,力争在后续淘汰赛中再创佳绩,最终能有选手代表中国参加2022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3.以人社部实施一体化课改与世赛相结合为契机,提升世赛成果的转换。
根据人社部的统一安排,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院校。2021年度,学校将以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世界技能大赛相结合开展试点教学为契机,通过系统地梳理世赛的先进标准,将其精髓与理念不断转化为一体化试点专业的培养标准与规范,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进而打造出与世赛接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目的是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通过系统地梳理世赛的先进标准,将其精髓与理念不断转化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范,进而打造出与世界前沿接轨的专业,实现技工教育助推经济发展、助力产业腾飞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爽 石固地 傅伟 . 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工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年
2.周森林. 克东局全面提升安全出行意识[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3年
3.刘宁. 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技术特点分析与应赛策略[J].中国职协优秀科研成果获奖集,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