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静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514300
摘 要:在传统观念中,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成为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重点,而当前鉴于小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时期,而且小学既是塑造学生个性特点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健康心理的时期。因为小学生年纪小,对于任何事物的感觉都是十分新鲜的。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教学重点内容,其有责任与义务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向学生讲述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班主任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引言: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对于学生的一生的命运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小学的班主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国内外的大多数心理专家以及研究学者都对学生的特点以及班主任教育逐渐开始深入的研究,而从上述的原则,我们能够看出当前国家对于此种模式的研究并不到位。可是得到的结果却不乐观。为了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教育部门颁布政策性的文件指导小学生班主任教育工作。而当前大多数的小学都开设类与之相似的心理课程,并积极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训练与辅导,而当前这一问题已经逐渐有所改善,因此,运用学校和家庭联动的方式来进行班主任教育都会提升学校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效果。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班主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论述,得出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加强学生沟通,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加强文化建设,创建良好心理环境、加强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一、小学班主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我国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我们需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我们需要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绩点因素,只有在小学的班主任教育的过程之中,关注到上述的因素,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小学班主任教育中家校合作,是不同与以往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而此种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之中,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小学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着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我国现已经对小学生班主任教育出台了诸多的政策,但是对于家校合作机制,国家并没有颁布相关的文件,政府需要结合当前家校合作的现实情况,并将小学生班主任教育的内容编制到小学心理健康的教材之中,我们需要结合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进行班主任教育的考核与评价的过程中,将考核时要将班主任教育纳入考核范围内,对于家校合作完善化的政策评价体系,就能够增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练习,从而就能够确保家校合作在进行过程中有制度保障,但是同时也能够在班主任教育的过程之中,就能够不断为其进行培训,就能够突出小学班主任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
二、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学生沟通,关注学生心理需求
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素质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而当大多数的小学没有配备心理辅导教师,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到学校工作,就能够不断的优化师资队伍,提高班主任教育水平。而当前班主任老师应从学生日常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观察,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应注意沟通的方式,使学生在谈话中感到班主任是亲切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加强文化建设,创建良好心理环境
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氛围就是建立较为良好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当前小学需要认清楚国家现在大多数小学的具体情况,就需要为小学生构建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联动的教育网络,就能够运用多样化的班主任教育的方式,加强教师加强文化建设,创建良好心理环境,尽最大程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够让学生深度参与到班主任教育的过程之中。
(三)加强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真实情况
当前学校需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心理营养的注入,就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具体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督与管理,结合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的整体素质,制定符合小学生的情况的心理评估方案,由教师对学生的班主任教育进行记录。这样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以及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具体开展活动的形式,可以以学校的专题活动,或者诚邀教师参加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而在活动之中,可以具体让老师首先对本次的活动的主体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述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然后中间可以穿插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的环节,从而能够使学生们从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中感悟到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对和谐人老师际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此类课程也能够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更加明确的构想。
结束语
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班主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论述,得出
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加强学生沟通,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加强文化建设,创建良好心理环境、加强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朱仲敏. 基于胜任力的中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思考与建议[J]. 现代教学, 2020, No.453(08):20-22.
[2]田预祝, 邓海, 杜文凤. "对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课题实施前后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测试数据对比分析报告[J]. 人文之友, 2020, 000(001):199.
[3]邓林园, 熊玥悦, 张玉,等. 中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34(002):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