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在幼儿园品格与生活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梁靖彬
[导读] 幼儿游戏教育形式具有多样化,而角色游戏更能被幼儿所接受。角色游戏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潜在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梁靖彬
        四川省剑阁县鼓楼幼儿园   628300
        摘要:幼儿游戏教育形式具有多样化,而角色游戏更能被幼儿所接受。角色游戏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潜在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融入角色游戏,能够影响和作用幼儿的品格以及生活行为。基于此,笔者针对于角色游戏在幼儿园品格与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园品格;生活
        引言: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为了满足于现代化幼儿以及幼儿家长的需求,幼儿园优化了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角色游戏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强化教育效果。本文将从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彼此之间团结协作、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角色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角色游戏能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四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彼此之间团结协作
        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能够让其进入到特定的社会场景中去,从而树立社交意识。在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互相协作,朝着目标共同努力。在展开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把幼儿进行分组,并给予每个幼儿一个动物角色,可以是兔子、老虎……,而后要举行森林拔河比赛,最终胜利的一组就会获得森林之王的称号。为了获得森林之王的称号,每一个小组的幼儿都会共同努力,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幼儿之间更加团结[1]。
二、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
        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因为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而气馁,为此,幼儿教师不应当立即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应当多多鼓励和引导幼儿,让幼儿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思想,从而通过自己动手和思考,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例如: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让幼儿来饰演妈妈这个角色,而后需要幼儿会干一些家务活,没有干过家务活的幼儿很难进行角色游戏,教师应当先示范一便,而后给予鼓励,让幼儿掌握家务活本领,与此同时,幼儿也会亲身体验妈妈的辛苦,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
三、角色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过角色游戏,也可以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主题为“大家庭”的角色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包括:爸爸、妈妈、奶奶、孩子、爷爷、姥姥等,展现不同情境中家人们的态度和心情,可以是取得优异成绩时、也可以是生病时,通过不同情境和真实感受,让幼儿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和温暖,从而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2]。
四、角色游戏能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教育的价值性,要精心设计游戏主题,从而在幼儿参与的时候,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进而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森林小护卫”这一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森林小护卫,抓获那些毁坏森林和破坏森林的人,使幼儿掌握和了解各种社会法则;也可以让幼儿扮演交警巡逻队,严格惩罚那些不遵守交通法则的人,以此在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渗透社会规则,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3]。


五、角色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格
        幼儿阶段是塑造良好品格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幼儿意识还比较薄弱,很容易情绪化,也不能很好的自控,缺乏足够的细心耐心。角色游戏中,幼儿会自由选择成为某一个角色, 而在这一刻起,他们总会将自己与饰演的角色相对应,也会根据场景的需要随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不然就会有同伴来指出你犯的错误;同时,既然是游戏,就有游戏规则,就要求幼儿在过程中要遵循游戏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游戏顺利完成。幼儿就会在游戏中逐渐养成服从规则、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品格,自控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例如,角色游戏“军人”,幼儿学习解放军叔叔站军姿,为守卫班级安全而站岗,孩子们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站军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意志力必然得到锻炼,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威武健壮,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模仿的过程中同时也锻炼了各种能力。
六、角色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帮助
        社会化是人所必须具备的,对于幼儿来说尽早具备这个能力对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等。在角色游戏中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的,比如扮演饭店的店员,就必须要热情的招呼客人并且为客人介绍菜品,那扮演顾客的幼儿也是同样要大方的说出自己想要吃什么。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是轻松快乐且充分自由的,幼儿愿意说,喜欢说,那么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更有利于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大大的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这样一来幼儿就会从游戏中培养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一系列社会性能力。
七、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学者丁海东在《学前游戏论》中指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幼儿时期正是创造力的启蒙时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运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让幼儿能有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角色游戏就正是一个能让幼儿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一种游戏,而能动性则是构成幼儿主体性的根本特征,能动性是什么?就是人类在渴望某件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自己主动的,积极的去改革客体的欲望。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也不例外,当幼儿对一件事或者一个物体充满好奇心的时候,身体和思维都会做出与之相应积极的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会驱使幼儿对未知世界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摸索。对于角色游戏来说,它的的模式就是游戏前先将游戏的主题讨论出来,然后再将幼儿进行角色分配,接着进行场景布置等等,最后需要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就这样一场生动有趣的角色游戏活动就展开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快乐,他们更容易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为此,幼儿教师要多多开展角色游戏,通过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彼此之间团结协作、能让幼儿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能够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能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幼儿教师还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角色游戏的主题,从而使幼儿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晓洁. 探析幼儿角色游戏结构促进教师组织与指导[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2):113-114.
[2]肖贤春. 幼儿园教师在主题建构游戏中的角色定位[J]. 魅力中国,2021(3):292-293.
[3]袁裕琼. 因材施教快乐成长——角色游戏中不同性格幼儿的支持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4):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