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珍
简阳市解放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4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理性思考能力有显著作用。但目前数学教学仍然偏重学生计算能力,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对于数学背后的知识逻辑关注较少,对于学生思维的提升策略不明晰,造成了部分学生出现极度厌恶数学的情况。为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提出解决方法,旨在更好的促进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困难探析;培育路径
引言:在数学的学习中小学阶段是奠基阶段,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丧失了兴趣,可以预见未来的学习中,数学将是一个很大的阻碍。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落实到了每一个学科,其中数学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其地位意义不言而喻,为此教师要围绕着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小学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再畏惧。
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困境探析
(一)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兴趣低下
目前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如在公式的学习中,有些教师并没有帮助学生去厘清其背后的原理规律,而代之以练习,通过不断做题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公式,教学模式固化,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就是做题,谈到数学第一反应就是计算。对于数学来说计算是不可少的,但计算只是方式,其关键是通过计算来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以提高认识。
(二)教师学科素养薄弱,专业发展受阻
在小学数学教师行业内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老师的专业的教学素养较为薄弱。在部分城镇学校里,不管是哪个专业,只要有小学数学的教师资格证就可以成为小学数学老师,这些老师在课程教材领域、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学生的关注上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专业素养较为薄弱。
(三)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兴趣最旺盛的阶段,有趣味性的事物往往会率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部分老师没有抓住这个特点,仍然全程一直讲。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直观教具展示的内容也通过口头语言来表达,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你来我往”的交流过程,学生坐在座位上一味听老师讲,老师站在讲台上自顾自讲,课堂气氛很容易沉闷,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注重教材知识的序列性、结构性
现代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使学科内容结构化。
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也强调课程内容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序列化、结构化的知识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作为逻辑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处理教学内容,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结构化。
教师要深入钻研小学数学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阶段结合单元知识点编排的挑选、排序、细化内容点。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比”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如除法、分数知识,为学习“比”奠定知识基础;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除法、分数、比的异同;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会“比”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时间与路程的联系,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除法可以得出“路程÷时间=速度”这样的一个公式,而学生也可以很快理解这就是“比”。这其中体现的就是对于知识点的序列性安排,学生只有先学“除法”和“分数知识”才能较为容易理解什么是“比”。这其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类比和合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其内在联系与区别,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沟通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情境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一现实条件下教师要善于营造情景,用活动的方式来促进数学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意思,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核心素养里面的应用素养和创新素养。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这一部分内容时,以往的教师则是直接出示公式定理,通过一些列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但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活动,则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情景,乌龟和兔子需要进行赛跑,但这一次他们不在森林里面赛跑,而是围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假设“你”是乌龟或者兔子的经纪人,为了保证它们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比赛,你需要帮助它们了解这个池塘的周长,然后再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计算这个池塘的周长。这其实就是把学生中的原理知识情景化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太大的负担又觉得有趣,还潜移默化地就把数学思维融入了生活。
结束语:
由上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不是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事,正真需要把每一个素养点融入到每一堂课中、落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其路径与方法是多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独特学情,去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此外,还要注重情景的营造,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同时要注重直观教具的使用,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着眼于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模型思想等方面,确保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 吕品.紧扣知识内涵 提升核心素养——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教学为例[J].湖北教育,2019(11):55-55.
[2] 何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与内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国数学课程目标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