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杨德
[导读] 在传统教学中,有关实验教学这一部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源缺乏”、“模式老套”、“意识薄弱”等.对此,就要借助趣味实验改善,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杨德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有关实验教学这一部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源缺乏”、“模式老套”、“意识薄弱”等.对此,就要借助趣味实验改善,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在合作、探究中展现学科思路,在实践、操作中体悟知识内涵,发展综合素养。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趣味实验;应用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化学与物理等学科的共同特点就在于它们与实验实践操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必须通过实验与理论的结合才能够将相关的知识真正学习到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将固定的知识规律传授给学生,更要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实验来帮助学生消化一些难点和关键点。化学教师要有效地把握“趣味”二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展现,通过设置相应的活动环节或实验以及问答环节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力求让实验当中的一些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枯燥地传授着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这种教学方法逐渐让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影响其教学效果.而趣味实验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而且让教师的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趣味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学之中,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化学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对于趣味实验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来看,远比“灌输式”教学模式显得更加有效.同时,趣味实验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应试教育考试形式的大国,因此各个学科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形式上长期难以出现突破性的改革,教师千篇一律的讲课模式,学生日复一日的题海战术使得化学教学效果逐渐弱化,学生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研究过于表面。因此,这便是现代化学教学过程在高中学校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填鸭式和灌溉式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虽然有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行,但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尤其等学生到达高三复习的时候,教师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去自我探索,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大量的做题和机械的背诵来帮助学生提升成绩。这样只能使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和公式有短时间记忆,一旦题型有所改变,学生仍然很难解答出正确的答案。除此之外,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仍然有一些学校并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学校所提供给化学教师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器材都存在不达标的现象或安全隐患,导致一些教师因为教学条件不足,久而久之弱化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意识,把更多的理论课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化学学习与其他语言类的学习大同小异,学生了解化学现象仅仅局限于教材。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趣味实验,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能促使学生进行更为投入的学习。而通过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实施趣味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在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的引导下,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环节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铁盐和亚铁盐”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进行“茶水变色”的实验。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倒入玻璃杯,并用粘有铁盐的玻璃棒进行搅拌,茶水的颜色马上变深。然后将变深的茶水再倒入一个事先放有维生素C的玻璃杯,那茶水的颜色又变回了原来的颜色。通过这种带有魔术悬念实验的进行,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的被激发出来,从而带着兴趣,进行后续的学习。
        (二)课上科学运用趣味实验,高效开展化学教学
        课上教师要在课前科学的教学方案引导下,科学运用趣味实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以此深度培养学生各项综合素养,并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深度提升。为此教师首先可在导入环节运用简单的化学实验提升导入环节的效率,以此将学生迅速带入化学世界。以学习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在课前做“水能生火”趣味实验,即在已经加入过氧化钠的棉花上加几滴水。在实验过程中棉花很快就燃烧起来,这种趣味的实验现象立刻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时教师便可趁热打铁抛出问题与学生一同猜测这一实验原理,以此导入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可借助趣味实验达到激趣、设疑的教学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化学思维进而为后续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建立良好的心理铺垫与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一方面教师可将趣味实验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深度理解化学反应等相关教学重难点,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可将化学实验升级为教学任务,并结合合作学习、独立探究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现象——总结实验原理这一路径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可在趣味实验后引导学生结合“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内容,并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强化自身引导作用,利用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渗透化学实验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探究习惯,以此深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为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
        (三)在趣味实验的设计方面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应用的效果好坏都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趣味实验,是否紧扣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应用的趣味实验需要时,不能一味强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比如还是“钠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既然教学目标已经是“要求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那么教师设计的趣味实验就不应该是泡沫灭火器原理的演示,而应该换成围绕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和稀盐酸反应进行设计的趣味实验,在其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去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还能够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区别,使教学目标有效完成,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是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有效举措,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趣味实验教学的实施以此来有效改善高中化学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感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锋.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79-80.
[2]胡聪敏.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8):193.
[3]李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发趣味实验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高中数理化,2020(12):71.
[4]杨登明.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小议[J].新课程导学,2019(S1):61.
[5]左银波.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途径[J].中华少年,2017(29):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