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映阁
云南省罗平县大水井中学 云南 罗平 655800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贯彻落实阶段,新课改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现阶段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以及初中数学核心数学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途径
1.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为确保数学教学改革能够充分体现其价值,则必须创建科学的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率,则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但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并没有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尽管大多数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实际教学当中,绝大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注重教学进度问题,而忽略了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会阻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开展。(2)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过于老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现阶段,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并没有及时改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所以,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若教师不重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及时调整教学模式的话,未来的教学根本就无法赶上信息化发展速度。
2.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路径
2.1重视课前备课及预习
为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则必须提前做好备课,学生则需提前预习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上课之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留几分钟的预习时间,以便学生能够找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准出重点及难点,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重难点问题,进而教师教学也会取得理想效果。只要师生能够坚持做好以上几点,教师就能更好的展开教学,学生也就会集中精力听讲。其次,教学过程中,师生还需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这样不仅可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2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生年龄尚小,所以其不能完全理解数学总体知识的结构,同时其核心素养也相对较为薄弱。基于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应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公式及知识点的具体含义,理解数学知识的脉经,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其次,数学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适时优化、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展开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利用教学与实践的方法,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则必须让学生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其次,让学生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此知识点,掌握数量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初中数学包含的知识点相对较多且一些知识点又比较抽像难以理解,针对于这类知识点,学生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就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而言,学生还需采用抽象思维学习。为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就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将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予学生。
例如,在讲述三视图的内容时,小型视图教师则可让学生通过旋转物体的方式展开观察,但对于大型视图而言,如办公楼等,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旋转大型建筑物,以便学生能够看到其总体变化过程,进而更加全面地理解、认知此过程,同时,教师也可选择类似的物体提问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分析物体的旋转结果,这样则可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感,提升学习效果。
2.3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作为其灵魂,其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便学生能够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涉及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且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分析几何及代数问题时,数学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新旧知识间的延伸,应以现有知识为载体,引导、鼓励学生细心观察,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于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进一步掌握初中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及其精髓。
2.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就应以教材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其综合能力。其次,也可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考核、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二次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使用所学得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来解答体育课上的标枪投掷问题。如“标枪被抛出之后,假如标枪的运行时间为t秒,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米,H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此情况下,标枪到达最高点时距离地面的距离是多少米?”。利用数学知识点解决体育课堂中的标枪投掷问题,这样不仅可让学生通过实例更加深入的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同时也能体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学会了通过模型转化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题,并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答此题,进而则可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体会二次函数的性质、系数及其函数图形之间的关系,以便其能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2.5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需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学习表现与学习结果紧密结合于一起,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设置问题时,教师需全面考核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仅单单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设置问题。此外,针对于一些极易出错的题目,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找出问题所在,以有效避免后续出现类似问题。教学评价体系一旦建立,教师就必须确保其长期发挥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人们可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述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同时还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鲍光辉.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J].报刊荟萃,2017(12).
[2]顾慧玲.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析[J].才智,2018(9):36.
[3]张建辉.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路径[J].华夏教师,2017(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