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孙翠翠 李红莉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稳步开展,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包含教育思想的个性,同时也包含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孙翠翠   李红莉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   264317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稳步开展,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包含教育思想的个性,同时也包含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间接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的主要思想。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现实情况,但就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改革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没有随着时代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慢慢落后不适用于现在的初中学生,如果不进行创新那么教学效率将大大减少。想要增强教学效率就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很显然是相对容易的。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也具备了自我约束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在数学方法创新与改革的过程当中,不必太过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只需要把思想重心放在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这一方面即可。
        一、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在现当代的教学工作当中一些方法逐渐显现弊端,所以不论是为了优化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学教学的与时俱进,还是为了迎合现代教育改革思想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着重培养,促进我国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都应该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是对等的关系。二者常常处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这种模式及教师可以单方面安排学生的一切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甚至有的教师还会直接干涉学生的数学学习计划设定。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对学生造成思维的局限,导致学生必须要依赖数学教师的强制力和推动力,才能开展数学学习。[1]第二从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来看,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大部分数学教师仍然习惯于以自我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题目讲解和数学知识输出,而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只需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输出即可。这样的形势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活性的提高,教师对学生所讲解的思路,某种程度上只是教师个人思维的一种体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注入自己的思维,这样对于激发学生数学潜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分析
        (一)注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实现师生关系的重构
        师生之间的关系虽然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并没有知识输出和知识传递那么重要,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却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对于自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看法。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进行师生关系的重构,将教师与学生之间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比如,在开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不同小组的学生都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展开预习,共同讨论一元一次方程当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最后,由小组长将组内的讨论结果反馈给数学教师,让数学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预习效果,明确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当中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数学训练题目,然后仍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实现这些数学题目的解答。通过这样的方法,数学教师只是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了统筹协调,学生则转化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是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知识输入的。[2]
        (二)注重学生思维活性的提高
        数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同样的一个数学问题,如果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分析,那么最终得出的解题思路也是不同的。并且这些解题思路当中各自有各自的奇巧之处。所以数学教师还要注重在教学工作当中进一步增强学生思维活跃性的训练工作。比如说,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请分别求出这两个数是多少?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肯定会运用设方程的方式来进行题目解答,但是不同学生的未知数设法得到的方程式是不同的。比如,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x(x+2)=323;设较大的奇数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则有:x-323/x=2;设x为任意整数,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2x-1,2x+1,(2x-1)(2x+1)=323。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思考,最终都能够指向正确的答案。那么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进行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活跃现象进行着重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以上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一定要牢牢立足于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想要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效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会创新,养成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角度,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新时期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应芬.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 科研, 2016(12):00079-00079.
[2]赵洪银.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 才智, 2018(2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