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观海
阳信县实验中学 251800
摘要:逻辑思维对学生理解和解答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数学老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当兼顾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文本分别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分析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难点,并提出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参考。同时,在思维发展的黄金点,中学时期非常重要,空间想象、概念定理概括、数字推理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难点
(一)教师方面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中学生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效果也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陷入教学进度和逻辑思维培养时间的矛盾中,一些教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量大,学生数量多,自己教学以及学生学习都需要大量时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但其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学中同步进行,只是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来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此外,教师能力和观念等因素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影响。一些教师,或局限于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愿花功夫进行教学上的改变,而另一些教师,受制于自身水平,在教材运用和学生能力把握上还存在不足,导致在教学中同步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难以有效进行。
(二)学生方面
在数学学习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逻辑推理能力比起直接套用公式定理要难的多,很多中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并不愿意舍易求难,更多选择死记硬背。同时,一些同学对于使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对自身不够自信。这就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转化中遇到很多困难,无法独立完成练习,过于依赖老师和答案,一些同学会直接选择抄答案,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思维水平原地踏步甚至逐渐退步,陷入恶性循环,甚至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逻辑思维培养措施
(一)及时评价积极鼓励
初中学生的思想和兴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老师的评价和看法影响。而当其受到鼓励时,会增加某一事物的兴致,当感受到成功和被认可时,会有非常强烈的记忆。因此,当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尝试应用逻辑思维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促使学生能继续发挥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热情。此外,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在使用逻辑思维进行学习的初始阶段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思维的缜密性难免不足,经常会出现“卡壳”的情况。这种情况非常正常,教师应当首先肯定其行为,接着根据其已有思路进行引导,并及时指出错误的方向,在不断的试错然后成功的经历中,使学生能够感觉到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兴趣[1]。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逻辑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对课程涉及的逻辑思维有关的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内容涉及到逻辑思维,具体是哪一类的逻辑思维(概括、图形、判断、推理等等),以及要如何进行讲解。将这些内容想透彻,做到在课堂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讲到与逻辑思维相关的知识点时要进行提点,这个知识点运用到了逻辑思维的什么内容,比如矩形、菱形的的判定是在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理而来,这是对推理这一逻辑思维理念的运用[2]。这样的讲解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原来这个概念用到的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体会到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也可以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逻辑思维并不是什么过于高深的东西,在日常学习中就可以学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乐趣。数学学习在很多人眼里是枯燥复杂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并没有发现数学之美,不能完全投入到数学中去,基础不扎实,导致后续的学习更加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排斥。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日常学习中,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数学考试范围外的趣味知识,不单一考试内容为教学的唯一指标,数学公式的魔力、常见图形的演变史等等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缓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
三、结束语
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忽视逻辑思维的培养。现阶段,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方面的难点以及学生的畏难和依赖心理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可以从及时评价积极鼓励、注重课堂教学中逻辑性思维的培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等方面着手,来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段寒.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 2019.
[2] 张利胜.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