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开展与价值阐释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危思思
[导读]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影响下,当前很多中虽然都加强了德育教育,但励志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危思思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中学  415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影响下,当前很多中虽然都加强了德育教育,但励志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初中德育教育的相关实践经验,对开展励志教育的具体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励志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励志教育;德育教育;初中生

        引言:励志教育作为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通常是指从心理、行动层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使其能够对学习、生活燃起斗志,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及奋发图强的状态来面对各种困难,为实现自我成长及相关理想目标而不懈努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帮助,而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开展励志教育,并对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策略展开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价值作用
(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因自我认知偏差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那么其学习与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将励志教育引入到初中德育教育内容中,则能够以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持续性的激励,在帮助其明确自身定位、实现准确自我认知的同时,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动力[1]。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树立起坚定的自我成长目标,同时还能够学会用自己的力量不断成长,即便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也基本不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励志教育作为一种唤醒学生内动力的教育方式,其本身就与德育教育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开展有效的励志教育,则通常能够在使学生受到激励的同时,为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创造良好基础条件。例如在激励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与困难,并鼓励其以强大的自信来直面挫折、克服困难,那么学生对待生活、学习中各种困难的态度就会发生巨大转变。而当教师进行责任教育,强调每一位学生所应承担的责任时,学生自然也会带着积极的态度主动承担责任,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意识,最终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二、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开展励志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励志教育环境
        当代初中生接触网络信息较多,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在面对各类事物时,通常都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坚持信念、自我成长等励志要求,或是讲解相对抽象的思想理论,不仅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还会使励志教育在学生在心中的印象遭到破坏。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励志教育,首先就必须要转变教育思路,从校园环境入手,通过设立历史名人雕像、悬挂写有名言警句的横幅、在宣传栏中讲述励志故事等方式,将良好的励志教育环境构建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2]。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会对励志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思想观念,对各种励志教育理念产生认同感,使励志教育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二)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教师作为初中生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成人之一,其个人言行与生活态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于思政教师来说,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实现有效的励志教育,自然也就需要严格约束自身言行,树立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生活态度,以期将自己身为教师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与激励。例如在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时,如果教师选择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或是暂时忽略这些问题、困难,那么在强调勇于克服困难等励志教育内容时,自然就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反之如教师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教学问题、困难的解决路径,那么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能够形成类似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品质,而这正是初中阶段励志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组织励志实践活动
        为加深学生对各种励志教育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对于励志教育的重视,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以励志教育内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对学生间进行思想、行为上的激励。例如在每学期结束之前,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间进行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才艺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以独立展示或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才艺表演,充分展示出自身的优点。这样一来,即便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并不突出,也同样可以在活动中受到激励,树立其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励志教育虽然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并使初中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但要想真正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效开展励志教育,仍然需要把握好构建励志教育环境、组织励志实践活动、发挥教师榜样作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潘春齐.初中德育教育中励志教育的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1(1):48.
[2]胡增添.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0(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