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钟军
[导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钟军
        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文旅区枣林小学    43402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加强小学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显得很有必要。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数学可以服务于生活,也能产生成功感;另一方面也顺应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讲授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时,发现教材的编写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老师要找准每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做到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道题目讲了很久学生还弄不懂。如果老师将这道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马上就能解决。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1:课本84页

        坐火车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计算坐火车的时间,可以迅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本题的主要知识点就是24小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先将下午6点换成18时,再用18时减去9时,就得到坐火车的时间9时。
        二、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课本84页《做一做》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应该每天保证9小时以上的睡眠。本题就可以帮助学生看看亮亮和自己的睡眠时间,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本题的难点在于跨越两天的时间段怎么计算。首先,需要学生利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钟表知识,看出亮亮晚上9时睡觉,早上6时30分起床;然后,计算出晚上9时到24时的时间:24时—21时=3时;最后,加上24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30分的时间:3时+6时30分=9时30分。
        三、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碰撞,要充分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犯教条主义,闹出笑话。
        例3:课本85页练习十八第6题

        现在方特等主题乐园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花同样的门票玩到更多的项目,也是一些旅游达人的小目标。本题就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第一小问: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不难发现12:00以前共放映6场,12:00以后共放映9场。
        第二小问:学生可以观察到太空垃圾16:05和小强的故事16:20的场次时间很迟。然后计算16:05+0:38=16:43,16:20+0:25=16:45。这样就得到下午最晚放映结束的节目是小强的故事。
        第三小问:
        孙悟空有个戏法叫做分身,孙悟空和分身可以同时存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但是我们是不能的。我通过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观看两个节目。
        那么,我们先看15:05的迷离的星际,15:27结束;接着看15:35的穿越寒武纪,15:50结束;最后看16:05的太空垃圾或者16:20小强的故事。但是16:05的太空垃圾和16:20小强的故事不能同时观看。
        所以,小龙最多能看3个节目,分别是迷离的星际、穿越寒武纪、太空垃圾。
        四、小学数学实际运用的教学措施
        (一)数学实际运用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体现数学实际运用的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珍惜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是实现学生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
        2.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和起步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工作。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做好数学实际运用的反馈工作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馈和评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并非要达到严格意义上一致。它的开展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实现学生由经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能力的转变,最终再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数学实际运用的教学方法研究
        1.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讲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教师应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与活动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成长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是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3.数学实际运用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不断努力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