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省淄博市:255100
摘要:新课改需要培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音乐课程教学逐渐提升。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选择适合的音乐教学法,提高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更多趣味性。在音乐游戏中,让学生更有热情,发挥其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获得更多音乐知识,热爱上音乐科目。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把游戏加入小学音乐中,利用游戏让学生感到音乐的情感。提升其审美力,促成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体会音乐中的美,逐渐喜爱上音乐课。
一、小学音乐游戏教学原则
1.音乐游戏教学需生活化
小学音乐活动的开展都是通过音乐作为基本方式,从而完成锻炼学生基础素质的教育活动,目的是促成他们全面发展。最适宜他们的教育,必须符合其身心特点的生活化教学,遵循自然规律,回到生活本身,唯有看重生活化的学生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才可以给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小学生成长在各方面都比较健全的学生,对其将来成长有积极影响。怎样把音乐课堂内容变得生活化,老师可以在活动中渗透一些生活化元素加以展示;多选择情境内容增加音乐活动丰富性。
2.游戏活动的完整性
小学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特殊性有好奇心高、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据此,老师在设计音乐活动中可以创设出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情境,每部教学活动都经过特殊的思考和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在积极主动的气氛中欢快获得音乐知识,从而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创设学生音乐活动情境教学,适合整个幼小学阶段,从一到三年级音乐教学到三到六年级的音乐活动。在活动前调动他们兴趣;活动中,承上启下,营造新的音乐审美情境,协助学生进入活动状态,在艺术作品中寻找对艺术品的内涵的追求;活动结束后加以总结,提升情感。在一节音乐活动中,将原有的内容加以丰富,让音乐作品变得更加感人,更能吸引人。
二、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政策施行落后
部分学校在新课程改革需要下,只对主要学科进行了改革,对于音乐课视而不见,仅在表面上进行了类似积极执行了素质教育理念,但实际上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核心素养的滞后。
2.教学理念固化
老师长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构成了固化的教学和思维,音乐老师可有可无的观念无法磨灭。在教育改革和这些老师观念产生了冲突,导致了教学矛盾。
3.学校对音乐教学工作不重视
因为学校对音乐教学工作不太重视,在任用老师时的要求比较低,即使现在核心素质的提倡中,学校对老师的培养也一拖再拖,即使部分学校依照新课标要求,成立了音乐课堂,但因为老师个人素养的影响,使得学生无法建立音乐自信,导致音乐教育架空。
三、游戏化音乐教学策略
1.重视游戏化音准训练
音准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有一定理论性,大多数学生在接触音准教学时,在记忆力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但是如果把音准教学变为小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模式,与游戏结合,那么将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将音乐中的音节比喻成爬楼梯,将小跳音程必成蹦跳的小兔子,让学生类比理解音阶和小跳音程的概念,在音准练习中,当老师演奏不同的音节和节奏,让学生通过表扬怕楼梯老师的演奏进行表现,老师按照学生的表现,自然分辨出学生是否把握了音准知识,让其置身其中,体会音准内涵。通过形象的比喻理解概念内涵,让学生通过熟悉事物理解抽象音乐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2.善于发现音乐教学的美的因素
音乐老师是传播美的使者,有良好的审美修养十分关键。通过自身的审美修养去影响和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利用教材把自身的审美体验传授给学生,让他妈喜欢上音乐课程。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很多有:立意美、音韵美、伴奏美等等。音乐老师应该基于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去深入分析教材。善于发现教材中的审美点,把自己对音乐审美的积极体验加入到具体某首歌曲的分析中,从而构成浓厚的审美动力。老师只有熟知教材,才能更加了解教材,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德体会讲给学生,从而助力教学过程。
3.积极评价游戏创新的重点
老师在课堂上应及时对学生的优点做出肯定性评价,接着在交流中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学生按时鼓励,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互动过程中,激发对音乐的喜爱。老师要尊重学生隐私和人格,但他们回答有误时,要先给予鼓励,在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旧账,不能直接否定。从而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的感觉,确保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吸收知识。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指明方向,新课标指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即兴表演、演奏乐器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心理学看重学生互动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这点对他们将来十分重要,如开展野营训练,该活动要求的不是团队某人取得胜利,而要一个组的成员一起到达,才算赢得比赛,这样的团队活动需要老师借鉴[2]。
4.设计音乐游戏的表演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中,表演情境是主要类型,营造表演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音乐教材中教学内容在情节性上交强,老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增加情节设置。比如,在“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中,让学生按照歌曲内容创建表演情境,有同学扮演采蘑菇人,让学生边唱歌,边表演,加深对歌曲主题和意义的理解。
四、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使用游戏,是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经过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不停提高自身教学理念,充分自身的知识水平,不停探究适当的游戏教学方法,提升音乐课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涂芬芬. 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6):593-594.
[2] 肖婉秋.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3):P.1-1.
作者简历:李媛,1974年,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优秀教师,从事音乐教育,主要教授课程:视唱练耳,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