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江俏梅
[导读] 长期以来,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一直都不受到学生及教师的重视,但是,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不应局限于职业美术人才培养,而是应普及到各个学校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江俏梅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重文小学  511447
        摘要:长期以来,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一直都不受到学生及教师的重视,但是,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不应局限于职业美术人才培养,而是应普及到各个学校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对此,通过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指出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使美术教学不仅符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满足当代学生美术素养全方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构建策略
        引言:从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包括小学在内的义务教育工作者均仍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教学为主,对于并不作为考试科目的美术仍处于相对忽视状态。此外,因家长、教师、学校等多方影响,美术为娱乐放松课程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至小学学生心中,在此基础上,学生并不会自主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长期以往,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实现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学科五大新课程: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教师如何将上述的美术作品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就需要对创意美术活动区域的美术作品的教学的原则以及规律进行探索。学校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美术爱好以及美术基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学校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美术课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被学校的管理者充分的重视,而且教学辅助工具不足,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上课必备的绘图工具,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缺少一定的竞争机制,这一点是因为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规划不够清晰,从而导致学校美术教学存在问题。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对于美术教学而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优势之处在于便携性、存储量大、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上述这些特征能够为小学诸多的学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一方面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为匹配定制化的教学服务,对于学生开展教学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认为需要全面提升小学学生的美术水平,利用核心素养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具体的策略如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巩固拓展知识点、创建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率。
(一)营造愉快课堂氛围,激发美术学习的欲望
        基于学校层面,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多数小学学校缺少美术教学工具的事实,因此我们只能在国家逐步加大美术学科重视力度的同时为小学学校美术教师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实际的教学模式。

同时,真正的美术教学并不应依赖于固定的教学设施,相反,美术教学应是灵活的、是多样的、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营造愉快课堂氛围,激发美术学习的欲望,必须深入挖掘身边的美术元素,借助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来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借此引导其真正爱上美术,并愿意与教师一起感悟美术内涵。此外,对于承载学生学习基础保障的学校各层领导,应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学环境建设,例如在赏析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时,老师需要在上课之前,这就要求教师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心上,首先是要熟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为传授新知墓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一旦发现学半的理解呈现出出现模糊状态,就应立刻重新巩固,使得学生对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与判断。其次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对概念进行内化吸收,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思考问题中能够举一反三,创设情境去思考探索,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基础概念到实践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多次研读例题,通过提示找出问题关键点,做出解答[1]。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充满着动势的构图,奔放的笔触,紧凑的结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师可以从借助主题板报、美术作品展会等校园活动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参与热情,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艺术海洋,于生活中理解美术,于美术中感悟生活。在欣赏课本中的大师作品,感知创意性思维,保障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此幅画作的背景以及时代,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加强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现有美术教师队伍来说,除了应进一步加强优秀美术教师人才培养外,小学美术教师加强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借助更加现代、更加适合当代小学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来开展美术教学。一方面,针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学科,美术教师要积极从生活中挖掘美术素材,并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来为学生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同时,要不断发掘学生美术学习取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优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
        优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讲目光仅仅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而且,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活动中多加关注注意力差的学生,讲到关键处可以提问回答,并且在学生回答正确是应给予口头上的夸赞及表扬,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某一同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控力,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2],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应加强重视度,丰富的想象力是飞向知识彼岸的翅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培养自己的生活教育思维。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这种思维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结束语:
        小学美术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审美、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当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选取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高效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核心素养能够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让学生掌握美术的技能技巧,为今后美术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岸柳.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究[J]. 决策探索, 2020, 000(004):76.
[2]丁磊. 试论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外企业家, 2020, No.678(16):198-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