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飞
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酒店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欠缺,也对酒店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本文分析了当下的酒店管理水平提出中职院校要善于运用校企合作模式,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当下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流失现状。目前酒店管理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率低人才流失抢道的问题,本文就是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关键词:潜流失;酒店业;专业实习;对策
1中职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现状
1.1酒店管理中职毕业生潜流失的相关概念
酒店管理专业都开设,就是为了能够直接为社会上的一些高档酒店,提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其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酒店管理人才并没有直接被酒店行业认可。另外,很多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对自身的专业不看好缺乏就业的热情,从而导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去从事其他行业,导致人才流失。这样的人才流失就是所谓的潜流失。大数据分析显示,很多中职毕业生在毕业后都不会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通常都是跳槽或者转岗,缺少职业精神。但是这样的人才流失是不同于酒店类,已经在职的员工跳槽的。
1.2酒店管理中职毕业生潜流失现状
(1)酒店管理中职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低、流失率高
通过对于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从高校就业和酒店人力资源反馈的结果来看,很多酒店的管理人员都不是中学生,由此可见,这些年来中职毕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不高,很多中学生毕业即失业,导致了人才流失流失。
(2)缺乏竞争优势,流失方向多元化
通过对酒店在职工作人员的调查显示,如今很多从事酒店管理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的酒店管理院校毕业的学生。比如有些酒店,由于在同一时期需要招聘各个专业的人才,因此就会收到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发来的简历,而在人力资源审查过程中夜无法事无巨细地进行调查分析,造成的从事酒店管理的员工可能来自其他专业。由此可见酒店管理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并没有占到专业的优势,使得很多高素质的人才在受到就业打击后,就从事其他行业或者继续深造,使得这些人才的去向多元化。
2低就业率、高流失率带来的影响
2.1对个人投入和中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中等教育中,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重要的职业技能培养教育。在培养专业化的人酒店管理人才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家财政资源和人力,物力对学生的青春与精力也是一种消耗,因此如果造成人才流失无疑是对这些资源的浪费。
2.2酒店人力成本增高,行业发展低水平循环
从事酒店管理的要求不高,但也正因为如此酒店企业很难朝频道,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很多素质较为普通的学生,反而能够成为这些企业青睐的对象,很多酒店都想着新疆普通的毕业生招聘进来再进行后期培养。因此,也就使得很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不屑于去从事酒店工作。
酒店的管理层没有充分的重视专业人才的发展直接导致的人才流失,使得企业的营业成本增高,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3酒店管理中职生潜流失探源
3.1酒店顶岗实习对择业的影响
(1)经济效益第一位决定了酒店接受实习生的目的简单、功利
很多酒店企业接受实习生主要是因为实习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对薪资要求较低,另外,这些企业通常是打着校企合作的名号招揽实习生主要是为了给企业做一个宣传。第三,很多实习生达成三方协议,主要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驱使下,不得不签订。以某一实习酒店为例,同酒店实习的13人中11人被分配在人手紧缺的餐饮部门(中餐、西餐和大堂吧),1人在前台,1人在客房,均为一线服务人员,半年实习时间,实习岗位的调动仅限于餐饮部内部之间,无任何管理岗位的安排。酒店根据自己用工情况分配实习岗位打击了实习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2酒店对人力资源认识的缺陷
杨效忠等的研究认为经过实习之后,酒店管理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一定变化,在将来选择就业时更侧重于个人的发展空间。然而目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是酒店管理中职毕业生进入酒店后往往没有职业目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摸索状态,一旦时机成熟便会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是酒店所不愿看到的,所以,酒店往往不愿意培养新人,结果酒店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不进行新员工职业规划-员工选择离开-企业更不愿意职业规划-更多中职毕业生离开”的恶性循环。
4有效改善酒店管理中职毕业生潜流失的对策
4.1科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机制
对中职毕业生最有效的薪酬体系便是与专科生和社会人员有差别的工资标准,提升制度的相对倾斜,通过能力与业绩等核心价值的薪酬体系使员工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的一致性,如酒店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福利措施,如生日假期及礼物、奖励旅游等福利,更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4.2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结合
学生专业意识的加强需要行业内优秀人员的引导,旅游院校可引进合作企业优秀员工、管理者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可采取讲座、实验课、座谈等方式开展,教导同学们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安排酒店管理专家与高校合作制定酒店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4.3注重实习生专项管理
在校企合作管理中,必须要科学地制定实习生计划,促进实习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激发专业潜力、培养专业素养,形成职业精神。对于实习生进行专项管理,可以帮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第一时间融入到酒店管理的工作中,了解酒店的运营。。
结束语:
目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是酒店管理中职毕业生进入酒店后往往没有职业目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摸索状态,一旦时机成熟便会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是酒店所不愿看到的,所以,酒店往往不愿意培养新人,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流失现象。
参考文献:
[1]付检新.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影响因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7-8.
[2]黄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潜流失现象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06):111-114.
[3]张翠.酒店管理专业中职生就业状况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4]沈丹丹.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潜流失”和职业忠诚度[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