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博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学校 166500
摘要: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要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争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因为小学体育课是小学生上学期间主要的户外活动时间,所以老师一定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体育课,帮助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文本将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阐明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从而具体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前言: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当下,除了学习之外,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为了让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同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加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是体育教师应该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已经引起了家长和学校的关注,但是在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和教师还是存不够重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在面对各科科目的时候出现了主次之分,这一部分的家长和教师还是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学习,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不重要的。从而导致出现其他科目的教师会随便占用体育老师的课时这样的现象,剥夺了小学生在校期间为数不多的户外活动的时间,部分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也压缩着孩子外出玩耍的时间,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这样便使得小学生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极度地缺乏锻炼,最终的结果就是小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低下,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其次,我国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进入小学当一名小学体育老师的门槛又太低,体育教师只会教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小学生反复练习,也不注意学生做的动作到不到位,只是让小学生机械式地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小学生在这些重复的动作锻炼中既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没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任何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的对小学生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锻炼小学生的身体,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小学体育真正的作用则是通过小学生锻炼身体的过程达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的目的。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坚持锻炼从而磨练小学生的意志,培养小学生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
小学体育教学也可以设计一些让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才能完成的练习项目,通过让小学生一起完成这些锻炼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相互鼓励打气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
体育锻炼也能锻炼小学生的耐性,通过跑步之类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耐性,让小学生在以后遇到烦恼的事情能更加冷家沉着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让小学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只会进行毫无意义的情绪发泄。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革新老师的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方案内容
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对小学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水平后,革新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应该渗透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加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中,时机适宜地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丰富体育教学的方式,不局限于简单重复的肢体锻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游戏、合作游戏等方式来完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竞赛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体能上的难度,培养小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恒心,激发小学生的无限潜能,而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的环节,增加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小学生也可以通过游戏而交到更多的朋友,敞开自己的心怀,变得更加自信活泼。
(二)充分融合学生兴趣爱好,构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在适宜的环境下,小学生更容易放松自己,更容易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合适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是安全的环境,保证小学生的安全是进行游戏最重要的前提。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去上体育课,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去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想要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体育教师必须与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小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或者抵触情绪,而是自愿亲近教师,这才是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的前提条件。然后教师可以将布置教学场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布置,加入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例如动画片中的人物、小动物等,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自愿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并能以此为乐。
(三)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构建合理的沟通机制
小学阶段的小孩子心智还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没有完善,还没有构建起完整的观念,对很多事情的黑白是非对错都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为了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教师就需要结合小学生自身成长的特点,与小学生适时地进行沟通。在小学生犯错的时候,及时地纠正他们的错误,适当的进行批评教育;当小学生很好的完成体育锻炼时,也要及时地表扬他们;在小学生完成不了任务失去信心时,也要及时鼓励他们再坚持一下。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个合理的沟通机制是有利帮助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
结语
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中,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注重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向心力健康的教育,毕竟,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小学生才能更愉快地投入到其他学习中,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永胜.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3): 94-95.
[2]庄国荣.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5): 56.
[3]包滢滢.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9,(10):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