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谢林容
[导读]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全新的理念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得到全面贯穿渗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注重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谢林容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大雪山镇自由小学 645254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全新的理念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得到全面贯穿渗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注重引导学生综合发展。而以往教学模式已不能滞后于全新教学理念,背离了这一教学目标。故而,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探寻更加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环境,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充分调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其获得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策略
        一、从学生体质出发,制订相适宜的教学计划
        不同时期的学生,其成长发展需要各不相同,在初中学习阶段,面对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在这个时期,哪种教育最适合他们,哪种教育最需要他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体质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分析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使他们健康成长。
        例如:以“前抛实心球”教学为例,在教学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班上有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在体能上明显感到吃力,经过短期训练后,手臂就会酸痛。在发现问题后制定课堂计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础开始,先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技巧,再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练习,根据自己的力量,逐步展开相应的练习,避免高强度的练习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故而,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差异化,对不同的学生情况,量身制订相适宜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以此保证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安全地完成相应的运动,不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同时获得最大化的发展。
        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刀切”,它满足了全体学生的锻炼需求,所以教师应通过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确立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或是所擅长的运动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如有的学生擅长短跑,则可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短跑所需的下肢力量和反应能力的训练,同时讲解短跑过程中的发力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灵活分层,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只是该层次的学生最适合这类教学内容,如擅长短跑的学生喜爱跳远;而弹跳力强的学生对篮球感兴趣,这样就可以互相穿插相应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习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不必为所有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程序。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开设体育课时选用相应的器材,这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器材方面也要加大投入,以保证体育课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实施游戏教学
        1.差异化设计游戏,兼顾学生身心素质
        游戏是中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为此,教师可要投“生”所好,将游戏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以此使教学增质提效。在游戏的选择和设计时,教师应体现游戏的趣味性特点,同时考虑到其在教学中的适应性与挑战性,而这需要兼顾学生身心素质,设计合理的体育游戏,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对"加速跑",课堂教学的训练形式通常是热身与跑步,这些常规而单调重复的运动活动和练习动作早已被学生熟悉,如果一成不变地沿用该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训练产生倦怠心理,难以激发其兴趣,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应变换教学方式,可以设计学生喜爱的抢占高地游戏,或是“叫号追逐跑”的体育游戏活动等,其中抢占高地游戏,其比赛规则是让同学们站成纵队,并根据音乐跑,教师给信号,同学们抢占最高点,音乐停止,奔跑也随之中止,最后哪一小组先抢占最高点就获胜。该游戏因对身体机能要求并不高,所以较为适合女同学。而另一种"叫号追逐"由于强度大的关系,较为适合男生。

由教师随机让一个学生开始,从1到4进行报数,四人一组为单位,而多数班级都能划分3至5组,教师喊"3",每个小组数学"3"的学生迅速反应,按逆时针方向跑一圈后至原点,最先完成的学生取胜,而最后跑到的学生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作为惩罚。两种游戏差别较大,教师可融合两种游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创新,以此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锻炼要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但点燃了课堂氛围,还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提升了教学效能。
2.合理设计游戏,兼顾学生完成进度
        我们知道,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游戏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理性,之所以强调理性,主要是考虑了游戏的合理化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竞赛旨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一味设计出高难度的竞赛,往往会事与愿违,所以教师在设计竞赛时,要充分兼顾学生的完成程度。
        例如:以"中长跑项目"教学为例,教学目的主要在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同时使之在锻炼中增强其意志品质。但是因该运动项目的对人体机能的要求比较高,很容易引起学生锻炼中的疲劳和枯燥感。介于此,教师可合理设计游戏,基于学生的完成程度来创设游戏活动,在此运动教学中可融入"搭桥过河"的游戏,教师先将学生划分若干组,并在规定范围内,将木板作为独木桥,放给每组,然后引导学生顺利“过河”,每个小组若想快速到达目的地,就要在中途组员间相互默契配合才能协调一致的加快进程,并不落入水中。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同时树立了集体竞争意识,在比赛过程中,当有些团队不能跟上整体进度的情况下,教师为鼓励他们稍做调整,迎头赶上,再接再厉,这也有效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四、以兴趣教学为导向,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效能
        1.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只点燃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能动性,从而使体育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状态。因此,教师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优化和提高体育体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体育活动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体验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体验,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篮球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体验方式,通过多元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优学环境,借助多媒体PPT为学生播放 NBA篮球等篮球比赛的录像,使学生在观看时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开展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验所掌握的篮球规则。另外还可以将篮球教学活动与投掷教学、跑跳教学结合起来,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选择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展开,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提高体育技能,从而达到体验式体育教学的效果。
        2.借助竞赛活动,点燃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与他们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的体育成绩而上体育课有直接关系。通过竞赛活动,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例如:教师可设计拔河、接力跑等比赛项目。例如在拔河比赛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参加拔河比赛的学生,还是没有参加拔河比赛的学生,都不会有无兴趣的感觉,并且让学生自由结队,按照组员的长处分配所站的位置,让各队以合作的方式赢得比赛,气氛一下活跃了,大家都牟足了劲,为自己的队伍争取胜利。在体育课中引入趣味竞赛,点燃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增强,此时学生面临青春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波动明显。所以,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出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模式,使体育与健康课堂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贺东玲.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实行游戏教学的探讨[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3)
        [2] 王小军. 新课改下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0, (6)
        [3] 雷婷.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读写算(上), 2020,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