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梁玮洪
[导读] 田径运动的基本含义是包含竞赛、田赛、公路跑、竞走等在内、需要结合竞技与健身的走、跑、跳、投等身体运动,包含田径竞技运动和田径健身两方面。
        梁玮洪
        藁城区南董镇南洼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2160
        摘要:田径运动的基本含义是包含竞赛、田赛、公路跑、竞走等在内、需要结合竞技与健身的走、跑、跳、投等身体运动,包含田径竞技运动和田径健身两方面。其具体项目可以包含走、跑、接力跑、跨栏跑、投掷、跳跃等多方面内容。而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性格特点所开展的趣味田径则是结合已有的基础田径形式和内容,借助安全的场地,丰富的器材创设更形式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实现对少儿运动能力和运动积极性的调动。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对于学生的身体素养和体育运动能力的锻炼与要求,正在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而提上日程,希望做到从小学生抓起,培养其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构建强迫的身体素养,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或身体活动能力,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趣味性的体育运动实现对个人意志的有效培养。
        二、兴趣化教学对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意愿,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以应试教育为主,社会各方面及学生自己都逐渐忽视了对于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能动性的锻炼,小学体育教学也慢慢被其他主课内容所抢占,既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时间,也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而引入趣味化教学形式,对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扩展和方式的更新,可以顺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将体育看做一种游戏和放松的方式,在快乐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意愿,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游戏设置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和培养。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实现体育学科的综合学习目标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单个家庭或学生的负面影响在于学生往往成为家庭的中心,其语言行为为准则和要求被家长人为性的放松,对学生的约束能力不强,导致部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抗挫折、抗压力心态需要逐步提高,而引入趣味性田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竞赛
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比拼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个人的运动潜能和实力,又积极面对个人的挫败,学习正确认知成长发展道路中的困境,实现对学生坚韧意志品格的培养,并构筑体育学科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


        三、兴趣化教学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正视小学男女生的差异,设置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逐渐显现出男生女生之间的明显差异,其个性特征、身体情况都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和趣味化设计时,遵从其不同的差异,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如为女生安排运动量较小但技巧性较高的田径教学游戏,而可以为男生设置运动强度较大,但对柔韧性等身体结构和身体特征要求较少的体育教学项目,一方面既可以实现对全体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有效调动,另一方面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分化引导学生正视身体上的不同,学习尊重彼此。
        例如,在教学“走与游戏”的时候,教师在设置本科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对于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运动协调性的正确引导,在设置教学游戏时可以将男女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女生在队列行进时通过动作幅度的扩展了解正确走路的行为模式,树立良好的运动姿态,鼓励男生参加轻快的跑跳等游戏,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之上通过集体的协作和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二)与小学体育教学要求相结合,做到规范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兴趣化教学方式的构建,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基础的体育运动知识,要做到对于规定动作的正确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对身体的科学化认知和针对化锻炼,既可以突出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功能,又可以避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产生运动问题,导致身体的损伤。
        例如,在教学“跑与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请某一位学生示范进行跑步的姿势,请其回答如果便换双臂摆动或步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进行模拟的跑步姿势展示,可以适当运用较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在活泼趣味的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发现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对身体可能带来的损伤。
        (三)合理开发和购置趣味教学辅助器材
        想要实现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趣味化和生动化,教师也应结合学校的资源力量开发或购置相应的趣味化教学辅助器材,增加教学方式的丰富程度,并通过器材实现班级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其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例如,在教学“跳绳”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器材购置经费选择不同长度或不同计数方式的跳绳,将班级学生分成竞赛小组,在跳绳比赛的形式中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素养和此阶段的发展规律,设计活泼、有趣、新颖的田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充分实现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和健康身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
        参考文献:
        [1] 胡孝臻. 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7, 000(009):98-99.
        [2] 李璐. 趣味田径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以海华小学为例[D].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 金明发. 小学田径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分析[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