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李舫舫
[导读] 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一个节日都有其举行的特定时间,每一个节日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
        李舫舫
        福建省泉州市渚江小学,邮编362000
        摘要: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一个节日都有其举行的特定时间,每一个节日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德育教育受到了重视,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使小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德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渗透进德育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德育的教学效率。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红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探究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研究;
        道德是从古至今一直被重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身心处于发育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只有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养,才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总,老师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的学习中,增强对德育的理解,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提高德育水平。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学生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大部分小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仅限于在每个节日的时候吃和穿,对于节日真正的内涵却很少有学生了解。其实,在中华传统节日中包含了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德育的教学活动中将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日观念
        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文化内涵,其中许多节日还包含道德教育的意义。清明是一个祭祖的节日,全家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祭拜祖先,表达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屈原。虽然当前对学生道德教育很是重视,但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并且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还存在欠缺,而将传统节日渗透进教学中,让学生在德育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日观念。
        (三)有利于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培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些都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应该被我们传承,然而,在西方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下,部分学生产生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甚至出现了辱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1]。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需要将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目的。
        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渗透途径
        (一)在教材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
        小学教材中有很多描写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文章或者诗词,教师可以将这些教材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挖掘其中道德伦理的文化知识,并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


        例如,在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以问学生清明节是哪天?在这天路上的行人为何“欲断魂”?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道德含义,还可以使学生对清明节有个更为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在教材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并将其渗透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还能使得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道德知识,进而为提升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二)组织活动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在历代人的努力下被传承至今,中华优秀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出来国门,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3]。为此,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组织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以此,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效渗透进课堂教学中。
        例如,春节期间我们都会贴对联,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对联游戏,首先老师将班级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老师开始出上联,学生相应对出下联,对出下联的小组再出上联,其他小组对下联……以此类推,最后老师进行统计对出对联最多的小组、出对联最多的小组,以及小组成员,给予他们奖励,并且让学生将这些对联记录下来,挑选其中比较好的对联写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赏。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达到德育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小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小学老师就要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在掌握德育知识的同时,增强对中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例如,吃、喝、玩是每个小学生都喜欢的事,所以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联系生活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进实际的教学中。在德育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在端午节会举行哪些节日活动,以及举行这些活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还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道德知识,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进而提高德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采取在教材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组织活动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联系生活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等合理手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学好德育的同时,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促使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林英.基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研究[J].魅力中国,2020,(28):120.
        [2]陈莹莹.重阳节文化与小学生德育的融合探究[J].中外交流,2020,27(1):224.
        [3]高艳玲.传统节日融入农村小学德育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