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课堂氛围,实现互动教学——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鄢琦
[导读]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单一的传授教育模式已经没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们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实现教学创新。
        鄢琦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长山峪镇三道梁小学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单一的传授教育模式已经没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们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实现教学创新。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式,也可以实现互动教学,因此教师们一直在探寻实现此目标的有效对策。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实现互动教学,以此促进课堂高效地开展下去,也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对策
        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现形式。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进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进行教学创新,并希望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语文课堂的创新至关重要。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课堂表现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由此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其以后学习夯实基础。
        一、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活动情有独钟,他们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很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考虑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以此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和发展。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如果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们的参与度会明显升高,在游戏中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效率也会随之升高,更利于课堂教学活活跃高效地开展下去。
        例如,学生在学习“田家四季歌”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从汉字入手,将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活动和情境,以此展开教学。当学生初步阅读了文章后,教师组织了一场“摘苹果”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从树上摘取关于四季的词语,并运用词语说一句话。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四季的天气、作物等更加了解,为顺利且高效地学习文章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在情境体验中学习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们比较青睐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它可以将具体的知识点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也促使他们高效地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点。


        例如,学生在学习“曹冲称象”内容时,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会用什么称量体重呢?”学生们快速将“体重秤”回答出来。此时,教师又继续问道:“如果要称量一个大象,那么能不能用体重秤呢?”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教师由此鼓励他们分别说出相应的理由,并由此引出“曹冲称象”的故事,并展开详细的讲解。情境的创设使得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们参与情境讨论的热情也由此升高,掌握语文知识的效率也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升高。
三、在研讨交流中学习
        以学为主教育理念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们一直在研究和创新,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创新。研讨交流活动是一种将课堂还给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教师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话题,促使学生带着话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收获知识与能力。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或者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创新,以此实现高效语文教学目标。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一上课便问道:“同学们在世界上和谁最亲呢?”很多学生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回答出来。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儿歌小蝌蚪找妈妈,继续说道:“一出生就没在妈妈身边,它们是谁呢?”学生齐声道:“小蝌蚪!”教师继续道:“它们怎样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呢?大家可以自主阅读文章,并和同桌讨论一下,一会老师找同学回答。”此时,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展开阅读,并结合文章中的内容以及生活常识等进行了讨论。随后,教师又将问题“小蝌蚪找妈妈中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怎样说和怎样做的呢”等问题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蝌蚪们会错误地将金鱼、乌龟认成自己的妈妈”。通过研讨和交流,学生们逐步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学习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
        一言以蔽之,伴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游戏法、情境法和研讨法等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发展其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祖娟.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06):189-189.
        [2]马秉谦. 让教学之曲奏得更加悠扬——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甘肃教育, 2019, No.637(17):152.
        [3]姚英东.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6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